平心而論——
李玉鳳其實並不喜歡與他們打交道。
並不是堂哥和堂弟有冒犯。
而是因為,他更喜歡堂姐和堂妹,以及暫居府中的表姐和表妹們。
與她們吟詩作賦,聽詞唱曲。
這才是李玉鳳追求的。
至於科舉,那隻是他與爹之間做出的妥協。
李玉鳳一直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將來要到南方做官,他要到揚州去,想要當麵拜訪那位被稱作“天下第一曲”的醉仙樓主。
李成江對此也沒有過多打壓。
甚至——
他都不指望李玉鳳可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隻求這小子能安穩接下自己的人脈關係,然後再安穩傳到下一代就好。
這一切的變化,始於他的靠山的變化。
嚴格來說,李成江是雲王的人。
他還是玄皇的人。
因為這二位都不參與政事的,所以他也可以算是建武帝的人。
本來,這算不上是大問題。
但是,隨著建武帝對朝堂的掌控全麵加深,經過這些年的篩選,還能留在京師的,基本上全是建武帝的人。
大家的陣營一致。
接下來,就需要進行細分。
不僅是按照投靠建武帝的時間要分,甚至按照入朝的時間,科舉的籍貫,以及其他種種。
派係的存在,本身是為了促成一個統一的聲音。
可是當這些聲音真正統一之後。
朝堂的屬性,又注定一定會有派係產生。
於是乎,李成江立刻就成了朝臣裡一個特殊的存在。
他不是科舉做官,而是作為勳貴之後,靠著先人蔭庇進入工部的。
這首先就篩選掉了大部分人。
緊接著,李成江的舉薦人是雲王。
隻是這一步,就讓他成了孤家寡人。
不過,這也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隨著雲王的形象變得高大,李成江很多時候可以妾身感受到,這份香火情的好處。
具體表現為——
他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坐上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可是從兵部侍郎升到吏部、戶部以及吏部,整個過程沒有多少波折。
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這樣下去,馬上他就要坐到一部尚書的位置了。
李成江今年還不到五十歲。
這已經是官場新秀了。
但也正是因此,李成江愈是明白“烈火烹油”的道理。
他今日的平步青雲。
一半是沾了雲王的光,一半是沾了玄皇的光。
李成江長女“李元夕”如今在太上皇身邊,而且生下了建武帝唯一的胞弟“道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