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帝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不僅是因為“金錢道術”,還有就是他從小接觸過的理念。
他不知道排場是什麼。
隻知道,既然花了銀子,那就要想方設法將銀子賺回來,不然這不是浪費麼?
更何況。
出海本就是高風險的買賣,要是沒有任何回報。
那不就是將銀子丟進海裡?
他的這番話,倒是讓安王和寧王沉默了。
二人這一趟出去。
好不容易有了點作為藩王的感覺,所以總想著如何要替他們背後的大明增添些光彩。
然而,卻忽略了大明國庫在經過建武帝十年的統治開支,國朝已經不複“永寧之治”期間的充盈了。
他們二人知道朱家皇帝的性子,倒也乾脆,直接認錯。
“是臣考慮不周,還請陛下責罰!”
弘道帝倒是顯得善解人意。
他隻是喜歡修道,又不是不通人情。
平心而論,二王這一趟出去也確實不容易。
再者,他們既然能順利往返。
這相當於是打通了“大明帝國”到“東爪哇王國”的航線。
儘管這次賺不到銀錢。
但他們完全可以將功贖罪,再帶隊出海一次,並且擴大船隊的規模,爭取一次性多帶點豐厚的物產回來。
接下來,二王又獻上了此行的物產。
東爪哇王國盛產的紅茶,以及一種水煮之後散發著香味的豆子。
這豆子遇到沸水融化,並且可以散發出一股不同於茶水的濃厚香味,喝了之後有提神的效果。
弘道帝當場讓宮人將其製備出來。
等到聞得氣味。
弘道帝不由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大食酒麼?”
“大食酒?”安王還是頭一回聽到這個叫法,解釋道:“東爪哇王國的人稱其為‘魔豆’。”
弘道帝並不在意這個稱呼,小口抿了一下,臉上的笑容加深。
他常年與父皇待在玄都觀裡。
雖然足不出戶,可是父皇總是能引來天下的道士。
其中就不乏見多識廣的。
有道士曾經跟著西征的大軍一同去過大食,帶回來了一種大食人號稱是他們獨有的“大食酒”。
大食酒享譽西方各國。
不過,其製備的方法一直是大食教的隱秘。
這大食酒的原料有其對應的植株。
隻不過,大食教教徒往往寧肯身死,也要毀掉植株,不被旁人奪取。
久而久之,大食酒就成了大食教的重要財富來源。
弘道帝嘗過一次。
談不上喜歡,他還是更喜歡喝茶。
但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