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王的眼界,讓陳王的大局觀高出相國不少。
隻要徐王將此事懷疑到皇帝頭上,那麼宋國將再次陷入滅國的危機。
如今的朝廷還無力兩線作戰,為了保住宋國,皇帝將不得不依賴陳國牽製桐國。
到時候,不但那些討厭的殘兵會莫名其妙的消失,陳國需要的糧食,朝廷也會源源不斷地送來。
相國顧不上自己的儀態,大聲稱妙!
“代國已經有了回複,同意以一百萬的價格賣出三座城池。”
陳王命人取來輿圖展開,然後起身上前,拿起一根長長的棍子,在輿圖上輕輕的點了幾下。
相國站在陳王身後,麵露欣喜。
“這三座城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看來——代王的確是打定了入朝的主意。”
盯著那三座城池,陳王緩緩開口。
“主上,與城池相比,下官更看重的是當地的兵源。”
“你指的是長嶺卒?”陳王轉頭看了相國一眼。
“主上英明!”
“若能募得萬人,何愁野人不滅?”陳王發出了一聲輕笑。
“主上,此事應儘早交易,免得夜長夢多。”相國在一旁輕聲提醒。
陳王將此事交由相國辦理。
京城!
朝會!
皇帝在正中端坐,俯視著一群主宰的帝國命運的大佬。
最佳的位置,最佳的視線,稍不留神,皇帝的心底就會生出彆樣的情緒。
那是——
唯我獨尊的感覺!
今日的議題,皇帝最關心的,是關於順天府張府尹的命運。
彈劾這位酷吏的奏折越來越多,內閣已經無法壓製,隻得轉交內務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總管的表現還算不錯,硬生生的又壓了三日。
都察院的禦史們極為不滿,已有人開始準備彈劾這位曆經兩朝的不倒翁。
是的,劉總管還在內務府總管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杜公公也依舊是乾清宮的總管。
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金順的升遷。
這家夥從東宮的總管,變成了內務府的副總管。
而且他的名字,排在了劉總管的後麵。
皇帝十分民主,允許大家暢所欲言。
這裡的大家,指的不僅僅是文官集團的大佬。
還包括有資格議政的宗室勳貴,和內務府的紅衣太監。
皇帝一改前朝的寬鬆,要求所有有議政資格的宗室勳貴,必須在朝會時出現在金鑾殿中。
否則,便會剝奪他們議政的權利。
有,與沒有,這中間橫著一條看得見的鴻溝,禮親王之流隻得老老實實的上朝。
暢所欲言的效果十分明顯,很快,朝堂便陷入到激烈的爭執之中。
砍頭、抄家!
是文官集團給張府尹安排的結局。
貶官!
是勳貴宗室和幾位太監的意見。
禮親王突然心中一動,悄悄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前幾日提前與他們溝通此事,怕是想在宗室裡達成共識。
至於勳貴,皇帝則沒有這個顧慮。
因為張府尹原本就是安國公府的旁支,十幾家勳貴榮辱與共,他們一定會設法保住張府尹的性命。
如果——
能有更多的話語權,這議政倒也沒那麼枯燥!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