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所以能安心清理皇城內的隱患,主要是因為東線暫時的寧靜。
桐軍在陳國境內並未占到多大的便宜,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占領的區域。
一邊清除江湖勢力,一邊安撫當地的百姓。
好在魯國已經答應賣糧。
價格雖然貴得有些離譜,不過對桐國的世子來說,這並不重要。
他必須儘快完成消化,然後開始新一階段的蠶食。
張統領依舊在東線鎮守,皇帝沒有將他召回的意思。
鎮東軍和定東軍已經完成補充,他們的兵力,來自於強悍的江東軍。
再加上一萬虎賁軍,張統領領著這數萬軍隊,與桐軍對峙。
數量看似不多,不過考慮到魯國的牽製,和後方源源不斷的補給,朝廷一方倒也不落下風。
桐國的計劃,三方都無比清楚,不過各自的反應不同。
陳國是無力阻攔。
魯國一直在加強對海路的控製。
至於朝廷——
張統領開始主動與桐國軍方的高層接觸,要求他們保證帝國百姓的安全。
這裡的百姓,特指那些江湖人士。
桐國的世子拒絕溝通,命軍隊抓緊清剿。
得知桐國的反應,張統領獨坐帳中,笑得極為陰險。
西線!
河西!
總督衙門!
韓總督才剛剛上任,就遇到了棘手的難題。
無主之地的那些莊園主們,開始在緩衝地帶肆虐。
無主之地的糧食,是要賣給高原人的,韓總督大怒,命胡羅素派兵殲滅。
胡羅素剛得了伯爵的爵位,這位一心想要報效帝國的悍將,立刻派兵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同樣大怒的,還有燕王。
這位鎮守西北的諸侯王,一開始拒絕了梁國的提議。
半月之後,燕王收到了數名官員的首級。
感受到百官壓抑的情緒,燕王不得不命相國籌措銀兩。
同時命燕軍不惜一切代價,組織反擊。
京城!
有官員彈劾杜學士結黨營私。
杜學士直接命人將彈劾的奏折轉送至內務府。
劉總管閱後,請杜學士前來商議。
“這種胡編亂造的東西,你直接壓下就是。”劉總管開門見山。
“本官若是壓下,隻會招來更多的攻擊。”杜學士緩緩搖頭。
略一思索,劉總管輕輕點頭。
“你希望咱家如何處置?”
抿一口香茗,劉總管開口詢問。
“唯有恭請聖裁!”
“杜大人——”
劉總管看向杜學士,臉上已沒有絲毫的笑意。
皇帝給了內閣夢寐以求的權限,就是為了能集中精力解決諸侯的威脅。
如果這份奏折呈到禦前,難免會掀起狂風驟雨。
“劉總管難道沒看出這其中的機會?”
杜學士不慌不忙地反問了一句。
聽到杜學士的問話,劉總管眉頭微皺,陷入到思索之中。
“兩百餘年來,諸侯逐漸坐大,已在事實上完成了割據。政令不出五省,在諸侯的眼中,朝廷就是個笑話。”
歎一口氣,杜學士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
劉總管聽得十分認真。
“全賴陛下運籌帷幄,朝廷才能日益強勢,直接控製的區域也在不斷擴大。”
“以前,本官的這個位置,除了縫縫補補,更多的,是替他們擋下來自諸侯的壓力。”
“所謂帝國首輔的威嚴,隻不過是他們茶餘飯後的笑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