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
皇帝生母的首飾!
準確來說,是丟失那一部分首飾的其中一件。
這件首飾之所以出現在皇後手中,是因為宮中破獲了一起偷竊案。
金額巨大,所有的贓物都被送往坤寧宮,由皇後負責處置。
當這些贓物出現在坤寧宮中,周姑姑一眼就認了出來。
皇後在聽完周姑姑的稟報,準備親自審問。
沒想到在嚴密的看守之下,那家夥居然尋到了自殺的機會。
對這些宮中的齷齪,皇後已是見怪不怪。
“我曾讓人仔細查過,確定母後的遺物,沒有送入銀作局回爐。”
將那件首飾捏入手中,皇帝眼神冰冷。
“這是我的份內之事,你不必分心。”
皇後的臉上,也早已不見了笑意。
皇帝輕輕點頭,神色複雜。
————
第二日,常遇春入宮,將羅希失敗的消息向皇帝如實稟報。
“固執的家夥!”
歎一口氣,皇帝給出了中肯的評價。
諸侯國的官吏,由諸侯王自己任命,獨立於帝國的官僚體係。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與分析,皇帝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諸侯國的相國,不但能力十分突出,對自己的諸侯王也是極為忠誠。
宋國的相國,皇帝原本打算讓他在朝中任職,同時對宋郡王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位從體係外成長起來的官員,多少也能攪動如同一潭死水般的官場。
“陛下,這位相國的屍體,要如何處理?”
常遇春開口請示。
“他的家人都來了京城?”
“是!”
“那就讓他們的家人將屍身領回,好生安葬。”
入土為安,是根深蒂固的世俗觀念。
常遇春應下,隨即彎腰告退。
“人生不如意啊,十之八九!”
看著常遇春退下的身影,皇帝再次發出了一聲輕歎。
杜公公站一旁伺候,早已將自己化做了一尊石像。
西北!
燕國!
都城!
燕王在書房獨坐,攤開在書案上的,是世子的來信。
這是燕王與世子定期的互動。
信中,世子除了客觀的介紹京城的動靜,對自己的觀點也有提及。
讓燕王思考的,是世子提出的一項建議:
入朝!
如果放在以前,哪怕是半年以前,燕王都會回信責備世子的懦弱。
不過隨著宋王的離去,燕王發現這天下的局勢,早已不再是諸侯間的逐鹿。
朝廷的強勢崛起,讓諸侯的優勢蕩然無存。
吳國沒了,宋國沒了,陳國苟延殘喘,魯國置身事外,越國旗幟鮮明地支持皇帝。
除了梁、徐、桐三國還能與朝廷一較高下,燕國已經淪為朝廷的附庸。
如果燕王選擇在一年以前入朝,他必定會取代鄭親王的地位。
可如今——
不知不覺中,燕王發出了一聲濃重的歎息。
就在燕王陷入沉思的時候,屋外有太監的聲音響起。
原來,是相國求見。
整理好思緒,燕王緩緩起身,朝門口走去。
燕國王宮的規模不比皇宮,很快,燕王便出現在大殿之上。
相國衝燕王行禮,燕王吩咐免禮。
“何事?”
燕王在正中坐下,同時示意相國落座。
“寒山附近,發現有許多可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