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一看就是考試不審題的,人文靈一共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若他是小和尚會怎麼樣,一個是若小和尚是他會怎麼樣。”有人反駁。
“我不審題?明明是你閱讀理解能力差吧,我問得是,他一個答案為什麼要說兩次,有毛病?”
“有啊,一個答案回答兩個問題可不就得說兩次嘛,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嘿,你抬杠是吧,我問題的重心是在兩次上嘛?我是在問他為啥兩次說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哎呦,你咋的那麼軸啊,沒人規定兩個問題的答案不能一樣吧。”
······
這一次,兩個單身十來年的杠精以一己之力壓下了水軍和鍵盤俠的彈幕,很囂張的霸屏吵了起來。
“不同的問題同樣的答案,這個回答有什麼深意嗎?”
“在華夏,語氣不同,語境不同,理論上說,同一句話所代表的意思極有可能完全不同。”
“他做慧能,慧能做他,看來文靈應該是覺得他的處境和古時慧能的處境有相似之處,同病相憐啊,怪不得他能激活石刻了。”
“他做慧能,應該是想看看測試者在身處古時慧能的處境時會采取什麼方法;慧能做他,應該是想看看他對慧能的認知是如何。”
“所以他的兩個回答都應該儘可能的都貼近慧能的思想,這樣才方便兩者形成共鳴。”
“可,就算要儘量相似,哪有一模一樣的啊。”
“就是,就是,你看文靈一臉嚴肅,完全不像是滿意的樣子。”
“嘶,你這麼一說,好像是啊,糟糕,危了。”
視頻會議室內的研究僧和學徒僧此時都耐不住好奇的互相討論著,一個個都大開腦洞進行了大膽的揣測。
正當他們好不容易意見趨向一致,都認為陳墨危險了的時候,卻見文靈頭一次展露了笑容。
“阿彌陀佛,小僧考核,聽得不是人語之聲,而是情緒之音,讓施主久等了。”
慧能小和尚雙手合十,含笑對著陳墨行了一禮。
“情緒之音?”又聽到一個陌生的詞彙,陳墨隻覺得滿頭霧水。
“不錯。”文靈的心情似乎很好,哪怕陳墨隻是疑惑的自語出聲,他也不吝為他解惑。
他看著陳墨露出了一個憨厚的笑容,“我聽的從來不是你從口中所說的答案,文字可以修飾,語言可以誘導,隻有發自內心的情緒是做不得假的。”
聞聽此言,陳墨頓時恍然,“所以這場考核重要的不是說什麼而是想什麼,既考核你與文器的契合度,也考核你的答案是不是遵從本心。”
“不錯,我雖無法看透你內心想的是什麼,但是我能感知到你說話時內心的情緒變化。”慧能小和尚笑眯眯的仿佛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可這一句話卻在網上圍觀者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大浪。
心海波瀾人儘見,恐慌恰似風中葉,既驚且羨。
喜歡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請大家收藏: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