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至,汴京皇宮大殿裡已齊聚滿朝文武。
龍椅之上,嘉佑帝端坐,神色平靜卻難掩審視之意,目光一一掃過殿下眾臣。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禮儀內官的聲音打破了大殿內的寂靜。
這時,樞密使富弼趕忙出列。
他身著紫色官服,神色滿是憂慮,拱手行禮後,聲音洪亮卻透著焦急:
“陛下,陝西四路樞密院機宜司緊急來報。
興慶府那邊有人提議,因我大周關閉榷場,致使西夏民怨沸騰,竟妄圖集結兵馬逼我朝重開榷場。
更要緊的是,卓羅和南軍司有兵馬集結,恐怕西夏得知我朝欲開拓河湟,打算先下手謀取蘭州。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往西疆提前籌備軍糧,讓陝西各路做好防備,以防西夏入侵。”
嘉佑帝聽完,眉頭瞬間皺起,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副宰相申時行站出,神色鄭重:“陛下,臣以為既然西夏人以榷場關閉為借口,如今西夏蠢蠢欲動。
若重開榷場,可緩和局勢,避免戰事;若不開,邊境百姓生計恐受影響,還望陛下聖裁。”
嘉佑帝皺了皺眉頭,不置可否。
他向朝堂眾人大臣問道“諸位愛卿可有其他意見否?”
副相文彥博氣衝衝的站出來道“不可重開!西夏集結兵馬,意圖逼迫我方,若此時妥協重開,豈不示弱?
且榷場關閉,雖有民怨,但也可借此整頓邊境貿易,防止西夏獲取關鍵物資用於軍備。”
環慶路的榷場,當年就是文彥博提議關閉的,當時逼得西夏,老實服軟認慫。
如今這申時行突然提議要重開榷場,這不是要打他的臉嗎?
大周朝嘉佑帝在位絕大多數能夠進入政事堂的相公,都有在西疆戰場上和西夏人掰過手腕的經曆。
最早和西夏人打交道的夏竦,便是憑借抵禦西夏人的功勞拜相。
他在陝西路的一係列措施被後來的繼任的陝西路大臣們學習後,發揚光大。
後來的範仲淹在西疆改革兵製。
在延州修築青澗城,訓練了一支精兵,有效抵禦了西夏的侵擾。
同樣憑借在陝西路的一係列舉措,有效抵禦了西夏,穩定了西北邊境局勢,為大周朝朝的邊疆安全做出了卓越貢獻。
後來,慶曆三年,嘉佑帝任命範仲淹為參知政事,成為宰相。
如今的大相韓章,年輕的時候同樣對西夏很強硬,他甚至主張主動進攻西夏,以攻為守。
他認為西夏國小力弱,若宋軍集結兵力主動出擊,可破敵於邊境。
基於此,他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積極籌備糧草、兵器等物資,為進攻做準備。
後來同樣是憑借對付西夏的功勞,逐步升到如今的地位。
副相文彥博在慶曆年間任陝西轉運副使。
他繼承範仲淹「以守為攻」思想,主導構建橫山無定河防禦鏈。
在延州至保安軍間增築36座堡寨,形成「十裡一烽,三十裡一堡」的縱深防禦網。
首創「空心敵台」設計,將倉儲與戍守功能結合,使守軍可獨立支撐三個月。
改革廂軍輪戍製,將陝西四路鄜延、環慶、涇原、秦鳳)兵力集中部署於西夏東進要道。
此舉使西夏騎兵突破成本倍增,李元昊當年曾歎「每掠周境,折兵過於得粟」。
不僅如此,文彥博還推動了對西夏的經濟製裁。
他針對西夏依賴青白鹽貿易獲取軍費的弱點,
發布了青白鹽禁令,對西夏發動了經濟戰。
通過封鎖在河東路設「緝私巡檢司」,查緝西夏私鹽入境,僅慶曆二年就收繳鹽船237艘。
隨後,他上奏朝廷擴大解州池鹽產量至年300萬斤,以「官鹽票」形式低價供應邊境蕃漢民眾,收買了邊境的番族。
最後,他奏請銷毀邊境鐵錢,改發「鹽引鈔」遏製西夏貨幣滲透,打擊西夏貨幣。
文彥博此策導致西夏財政收入銳減四成,被迫在慶曆四年1044)重啟和談。
另外文彥博還對西夏進行民族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