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天際剛泛起魚肚白。
登州水軍的數十艘戰船,正乘風破浪,緩緩朝著永興路京兆府的碼頭駛來。
從潼關到京兆府水道有四百裡,雖然比洛陽到潼關三百裡長,實際上因為渭河河道水流平緩反而比黃河河道好走不少。
徐子建的船隊隻花了三天多就到了京兆府附近。
他特意去查看潼關到沿途的河道,渭河的河道很明顯被清理過了,甚至有些河道上的淤泥還沒有乾透。
這一看,徐子建原本略帶疲憊的臉上,瞬間湧起驚喜之色。
他暗自思量,看來自己疏通渭河的計劃,得到了永興路官員的大力支持。
畢竟,單靠高尚河工營那區區幾千人,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拓寬這綿延數百裡的河道,無疑是癡人說夢。
想到這兒,他對後續以河治陝的計劃,又多了幾分底氣。
陝西路河道縱隔,隻要將渭河各處支流聯通起來
船帆烈烈作響,在晨曦的映照下,主艦船身上的戰旗隨風飄揚,那大大的“徐”字格外醒目。
碼頭上早已人頭攢動。
京兆府的百姓們聽聞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從渭河向碼頭行駛而來,都早早趕來圍觀,一時間,現場議論紛紛。
“聽聞這登州水軍可是在東邊威名遠揚,在東邊海裡將遼國渤海水軍壓的抬不起頭。
今日竟能親眼見到,真是壯哉!”
一個讀書人模樣的年輕後生滿臉興奮,大聲說道。
旁邊一位商戶打扮的老者,注意到艦隊後麵跟著幾十艘商船。
他捋了捋胡須,慢悠悠地接話道:“聽說帶隊的是新科狀元徐子建大人,想必此番前來,定有大事。”
碼頭吏員們則站在一旁,神色各異。
有的麵露期待,有的則眉頭微皺,暗自揣測著這支艦隊到來的意圖。
隨著戰船越來越近,那巨大的船身讓碼頭上的眾人不禁發出陣陣驚歎。
徐子建站在船頭,身姿筆挺,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戰船穩穩停靠在碼頭,放下踏板的那一刻,百姓們都伸長了脖子,滿心好奇,想要一窺這位狀元郎徐大人的風采。
京兆府負責接待的官員們趕忙迎上前去。
為首的一位雙手抱拳,恭敬說道:“徐大人,一路辛苦了,我等在此等候多時,請您去驛站歇息。”
徐子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微笑,拱手還禮:“有勞諸位久候,徐某不過是路過京兆府,船隊休整幾日便離開。”
徐子建轉身對身後的武鬆以及阮小二吩咐道。
“武統領、阮統領你們安排麾下士卒分批休整!永興路可不是咱們的地盤,讓兄弟們注意莫要生事…”
“遵命,徐大人!”武鬆幾人拱手應和。
徐子建帶著曹蓋、蘇軾、王邵等人到了驛站安頓。
為什麼曹蓋會來驛站?
自然是因為這家夥是鍍金的,讓他練兵算了吧…
徐子建正在盤算著還有多久才能到秦州,隨從周森腳步匆匆地趕來。
“公子外麵有京兆府知府的掌書記官過來送帖…”
“請他進來…”徐子建抬了抬頭。
書記官在徐子建麵前站定,身子微微前傾,神色恭敬地拱手說道:“徐大人,京兆府知府、永興路安撫使劉敞大人聽聞您已抵達,特命下官前來邀請徐大人明日赴宴。”
徐子建微微一怔,隨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
他欣然應許道:“有勞劉大人掛念,明日我定當準時赴約。”
他心裡十分清楚,到了關中這地界,就得遵循這裡的規矩拜碼頭。
這些官員手中把控著他渭河河道工程的諸多關鍵環節,能不得罪自然是儘量不要得罪。
永興路的京兆府是陝西路糧道的中心樞紐,自己若是要在西疆建功,必須得到永興路官員的支持。
所謂天下熙熙為利來,要想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必須要讓他們有足夠的好處。
…
夜幕如墨,華燈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