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內鎏金蟠龍柱映著搖曳燭火。
片刻後,嘉佑地有些好奇地看向徐子建。
“徐愛卿,你說的前麵三個朕倒是知道!
花榮在禁軍中箭術挺有名!
曹蓋和顧家那二郎出身汴京勳貴,自小弓馬嫻熟!
至於你嘛,朕倒是不曾聽說…”
徐子建拱手語氣輕鬆地道“回陛下,微臣雖是文官,不過也略懂些拳腳,射箭的話倒也不差!
應付西夏人和遼國的比試想必不成問題!”
徐子建雖聲稱自己的射箭技術不錯,但是也引起了不少大臣們懷疑的目光。
畢竟徐子建這些年來,都是以文才揚名於大周朝。
至於和西夏人打仗,徐子建作為指揮,自然不需要親自上戰場。
因此許多人並不了解,徐子建的武力值。
徐子建的一番話,立馬引起了邕王和兗王的反對。
邕王邕王年方三十七,生得圓臉發福。
他第1個站出來說道“陛下,徐子建乃是文官,讓他出戰,豈不讓遼、夏笑我大周無人?”
兗王話音剛落,瘦臉尖額兗王便撫著腰間玉帶,接口道:“皇兄所言極是,此番比試關乎國威,大周朝當派真正的高手出戰才是。”
副相申時行站出來說道“老臣建議換些經驗豐富的老將上場比試!”
邕王指向階下:“臣推薦侍衛步軍司都虞侯項元鎮。
他箭術超群,在汴京軍中素有‘神箭手’之稱,由他出戰,定能揚我大軍威!”
兗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朗聲道:“本王王副教習史文恭,乃河北第一神射手,百步穿楊不在話下,陛下不妨考慮一二。”
殿內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勸嘉佑帝再斟酌人選。
一時間,議論聲此起彼伏,嘉佑帝眉頭越皺越緊。
顧廷熠站在老侯爺顧偃開身側,微微俯身,壓低聲音道:“父親,如今因這參賽人選,各方爭執不下,咱們顧家無端卷入三王爭鬥,恐生禍端,還望父親早做決斷。”
顧偃開神色凝重,眸光掃過殿內劍拔弩張的眾人,心中暗歎。
他轉頭看向顧廷燁,沉聲道:“二郎,你主動退出吧。”
顧廷燁猛地抬頭,眼中滿是不可置信,喉間像是被一團棉絮堵住,半晌才艱難道:
“父親,孩兒自幼苦練弓馬,箭術不弱,此番公明賢弟推薦我上場,自然是要為國爭光……”
顧偃開卻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不必多說,此事就這麼定了。”
顧廷燁隻覺心中一陣刺痛,垂下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原本滿心的期待與熱血,此刻如被潑了一盆冷水,涼透了心。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父親為何這般不信任自己。
就在這時,徐子建與曹蓋對視一眼,大步出列。
徐子建長揖到地,朗聲道:“陛下,顧家二郎顧廷燁箭術不凡,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與曹蓋願主動退出,力薦顧廷燁出戰!”
曹蓋也跟著行禮,高聲道:“正是!仲懷箭術在我之上,若不能上場,實在可惜!”
嘉佑帝看著這一幕,心中有些動容。
再看滿朝大臣殷切期盼的目光,隻得微微頷首:“既然如此,便依卿等所言,將徐子建、曹蓋換下。”
最終,比試人選塵埃落定。
背嵬軍都虞侯花榮,寧遠侯二公子顧廷燁,侍衛步軍司都虞侯項元鎮,兗王府教習史文恭。
隨即眾人前往大慶殿外,準備開始射箭比賽。
徐子建,曹蓋,顧廷燁三人走在一塊。
曹蓋有些惋惜道“真可惜,若不是邕王和兗王橫插一腳,咱們三兄弟便能上場大展拳腳!”
顧廷燁向徐子建和曹蓋抱拳道:“公明,君越你二人為了我放棄上場的機會,顧某感激不儘。”
唯有徐子建懶洋洋的擺了擺手。
“無妨,我和君越本來就有官職在身!
倒是你顧二郎,再不露臉的話怕是要扯咱們兄弟的後腿了!
今日我便在場下看你如何大展神威!”
徐子建望著邕王和兗王遠去的背影,嘴角閃過一絲嘲弄。
他心裡暗道。
花榮,箭術出神入化,乃是背嵬軍第一神箭手。
至於仲懷的箭術,也是放心的……
邕王和兗王隻想著讓手下露臉,卻不知遼、夏此番派出的,皆是高手中的高手。
那史文恭和項元鎮,箭術雖好,可對上遼、夏神箭手怕是不夠看。
曹蓋,顧廷燁,徐子建三人其實箭術都不差。
曹蓋射箭以剛猛為主。
顧廷燁的箭術則是剛中帶柔,技巧十足。
至於徐子建的風格則是詭譎多變,兼具技巧。
總的來說,若是不使用內功,三人之中以顧廷燁的箭術最為精妙。
另一邊,遼、夏使者得知大周參賽人選後,也露出了誌在必得的神色。
西夏派出的兩名橫山黨項浪訛騎兵神射手,眼神如鷹隼般銳利。
他們腰間的雕弓和箭囊,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遼國的兩名遼東渤海射鷹軍高手,撫著手中的強弓,低聲用契丹語交談著,言語間滿是對大周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