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擺脫突厥的奴役!
西域東部諸國,主要集中在塔裡木盆地沙漠邊緣綠洲。
大多是些幾千到數萬人的迷你小國。
高昌,焉耆,龜茲,疏勒,於闐五個較大的國家中。
人口最多的龜茲,也隻有不到九萬人。
還沒有當下遼西郡的人口多。
突厥控製這些小國後,強製辮發胡服,遵循他們的風俗。
奴役人口,為其生產糧食,極儘壓榨。
使得這些小國城邦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如今絲路重開,再次與中原王朝取得貿易往來。
已經統一北方的大周。
成了他們擺脫突厥奴役的唯一助力。
特彆是位於吐魯番一帶的高昌國。
是一個典型的漢人國家,通行漢語、漢字,製度也是仿照中原。
高昌王鞠乾固召見了一些去往中原考察的商賈。
了解大周及南陳的情況。
聽到中原地區已然形成了北強南弱之勢,統一隻是遲早的事情。
讓其心中欣喜不已。
眼看自己的祖國統一在望,即將結束幾百年來的分裂與動亂。
他的心中馬上產生了內附大周的想法。
於是,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
西域諸國的使者跋山涉水來到長安後,獻上國書和貢品。
得到了小皇帝的親自召見。
表明了商貿往來的意願,並承諾一定會慎重考慮突厥的事情。
宇文衍當然不會一口答應,幫他們解決突厥的威脅。
他的目的不僅僅是把西域名義上納入大周版圖。
他要的不是朝貢體係下的附屬國模式。
而是希望實控,設郡立縣,統一政令。
何況。
這些小國暫時連附庸之言都尚未挑明。
他也不能表現地太過主動!
當庭賞賜了一柄橫刀,以及一些瓷器、烈酒、精美絹帛作為回禮。
武器,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像冶鑄作坊出品的橫刀這種神兵利器。
以超越時代的鋼鐵材料,和當下最頂尖的鑄造技術打造而成。
代表了當前武器鑄造的巔峰水平。
從這把寶刀便可對大周的軍事實力做出一個大概的判斷!
接見過後。
小皇帝讓禮部尚書宇文善安排官員,連同鴻臚寺,好生接待這些西域使者,以儘地主之誼。
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
應有儘有,比之前接待那些西域商賈還要隆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