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大福利
宇文衍開創的園區生產,分工合作,流水線作業模式。
使得各行業生產有了質的飛躍。
特彆是玻璃製品。
經過幾年的發展,產量成倍增長,製作工藝也愈加精細化。
在工部右侍郎何稠的帶領下,培養出了一大批熟練的工匠。
“冰玉”飾品、器皿,近視眼鏡,老花鏡,放大鏡等商品已經賣遍大江南北。
大量單筒望遠鏡分配到邊城、要塞,以及各軍府校尉以上將領手中。
新興手工業的進步,讓宇文衍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要知道,他把曆史上這些東西出現的時間提前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結束一天的視察。
宇文衍回到皇宮。
梅梅打來熱水給他泡腳解乏,蘭蘭站於身後捶背、揉肩。
竹竹奉上熱氣騰騰的薑茶,菊菊則端來一碗臘八粥。
貼身四侍女是宇文衍穿越當天被立為皇太子後,天元皇帝宇文贇賜下的宮女。
轉眼間。
十年瞬息而過。
她們也從十二、三歲的小丫頭長成了老姑娘。
自古以來,宮女的結局一般不會太好。
要麼死於殘酷的宮鬥,要麼成為陪葬品,要麼留守皇宮,孤獨終老。
隻有極少數被皇帝看中,成為妃嬪。
不過大多也隻是皇帝一時興起,事後提提褲腰帶就拋之腦後了。
哪怕誕下龍種,因出身低賤,想要母憑子貴也並非易事。
陳後主寵愛有加的張麗華,原本是龔貴嬪的侍女,因陳叔寶臨幸生子而改變命運。
從宮女最終被封為貴妃,這種野雞變鳳凰的例子,曆朝曆代少之又少。
擁有後世靈魂的宇文衍當然不希望這些宮女一生淒慘,孤獨終老。
因而效仿漢製,宮女年滿二十五歲,便可恢複自由身,拿一筆不菲的嫁妝出宮嫁人。
漢朝延續數百年。
之所以強大如斯,從對待宮女上就能窺得一二。
宇文衍立誌恢複強漢榮光,甚至締造更為輝煌的華夏霸業,大漢帝國值得借鑒的地方必然不少。
臘月十五。
天元八年最後一次大朝會。
三省六部大佬做全年總結,並提出來年施政計劃。
這是宇文衍親政後定下來的製度。
實行有目的、有計劃、有行動、有結果、有反饋的施政方略。
而且。
他在蘇威之父蘇綽“朱出墨入”的基礎上,利用後世財務知識,改進了記賬法。
結合天元數字、天元字母表意的新算術,以數據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
大大提高了各級官府上奏時表述的準確性和說服力。
同時。
也為吏部考核官員提供了一手數據。
當然,關於私自篡改賬本,偽造數據欺上瞞下的行為,已經寫進《大周律》。
但有違者,依律論處!
經過宇文衍的一係列改革。
在實現南北統一後。
神州大地無窮的發展潛力被激發出來,各行各業活力滿滿,蒸蒸日上。
當戶部尚書於翼宣布。
截止到十一月,天元八年國庫收入已經超過3000萬貫時。
正武大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這可是了不起的成績。
要知道。
在小皇帝登基,宣帝宇文贇主政的大象元年,二年期間。
國庫全年收入也就七八百萬貫。
短短八年時間,國庫收入就翻了四倍有餘。
而且還是在輕徭薄賦的前提下實現的。
“陛下曠世明君,減稅降賦,愛民如子,國之幸甚,民之幸甚……”
此時此刻,蘇威激動萬分。
他的老爹蘇綽地下有知,定能含笑九泉了。
蘇綽追隨太祖宇文泰創業,當時西魏國力弱小,不得已製定了繁重的稅法。
時常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