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衍說著。
把手上的一疊圖紙交給之前問話的老者。
皇帝一聲“嗬嗬”聽得一百零八位墨者臉色一變。
眾人很清楚這聲“嗬嗬”意味著什麼?
皇帝的此番考驗。
關乎墨家機關術的聲譽,甚至整個墨家的顏麵。
作為墨者,他們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老者雙手鄭重地接了過去。
掃視一眾墨者,眼神全都飽含濃濃的“戰意”。
大家也相信。
皇帝既然把他們接回中土,就不會故意刁難。
“行,陛下的考驗我等接下了。”
宇文衍點頭。
隨即吩咐道:
“乾將,冶子。”
“給諸位安排獨立的研製工坊。”
“眷屬以冶鑄司中級工匠家眷標準安置。”
“遵命!”
……
宇文衍離開冶鑄司。
回城後去看望了一下綦毋懷文。
老人家比之半年前又衰老了幾分。
知道冶子接回了部分墨者。
他的心情異常激動。
“前輩,仍有墨者心懷顧慮,尚未返回故土。”
“朕設下考驗,結果如何暫時亦無從知曉。”
“您一定要保重身體,看著你的門人全數回家,大放異彩……”
宇文衍這麼說,就是希望給老人家注入牽掛與念想。
保留心氣,多活些日子。
“老臣多謝陛下。”
“有您擋道,黑白無常想來索命也得掂量掂量。”
綦毋懷文很清楚皇帝的用意。
樂嗬嗬地開起玩笑來。
見他有這份心態,宇文衍也開心的笑了。
隨即在老人的眸光注視下上馬返回皇宮。
回到兩儀殿。
宇文衍坐下泡茶。
想著交給墨者的圖紙,不禁嘿嘿直笑起來。
他用來考驗這些墨者的器物就是二八大杠自行車。
自行車這玩意,不是什麼太複雜的機械構造。
隻是輪圈,輻條,牙盤,鏈條,有點技術含量。
以當下冶鑄司的技術和工具。
鑄造相關部件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車架,那就更加沒有難度了。
唯一做不出來就是充氣輪胎。
不過可以用皮革代替。
反正,用來考驗這些墨者。
隻要他們把整車做出來,能騎就行。
至於騎行性能和舒適度方麵。
東西做出來了,以後自然會有興趣愛好者對其進行研究、改進。
宇文衍要做的就是拋磚引玉。
如果有圖紙的情況下,一年內他們還做不出來。
那也不用對這些所謂的墨者抱什麼幻想了。
……
五月。
北方冬小麥進入割麥時節。
自耕農家庭,男女老少齊上陣。
收割後還得趕著種上豆類。
主要以大豆為主,也就是磨豆腐用的黃豆。
如今。
從光祿寺傳出的宮廷豆製品菜式多達數十種。
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
隨著種植麵積的增加,產出也逐年上漲。
大豆已然成了小麥和稻穀之外第三大糧食作物。
“陛下,長孫大人來了。”
墨言從耽羅洲回京後。
吳公公便去了甘露宮照看皇子弘。
剛滿兩周歲的宇文弘很喜歡這個慈祥的老太監。
吳勇也是對其寵愛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