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出榜。
讓一眾進京求學的學子議論紛紛。
也引起國子監貴族子弟的關注。
不過。
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不以為然。
隻有少數人從中看到些許與眾不同。
特彆是那些平常關心朝政,對當朝皇帝推崇倍至的學子。
從縣試、郡試、道試、會試、殿試這一套從下至上的科考體係中。
洞悉了幾分皇帝的用意。
有個彆行動派已經決定了。
要回鄉參加縣試,從一名童生開始。
哪怕是做一名被人笑話的老童生,也是義無反顧。
這些進京求學的學子來自五湖四海。
大多都出身寒門,或是小地主家庭。
沒有靠山,沒有背景的情況下。
不要說進國子監了。
就是成為世家貴族的門生都難於登天。
純靠機緣和祖墳冒青煙。
這些年來。
他們在京城也接觸到了新算術,珠算,記賬,拚音字母這些學識。
有的人感覺不同凡響,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也有人不屑一顧,認為此乃離經叛道,有違聖賢之道。
竇建德、石彤、陳延之三人在圍觀人群的簇擁下遊街一個時辰。
享受金榜題名的高光時刻。
回到學院,三人就被院長召去。
潘微,歐陽詢,虞世南,以及一眾教授,博士喜笑顏開。
位列二甲、三甲的十五名學子也來了。
眾人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十八名上榜的學子鄭重其事地給院長、教授、博士們長躬作揖。
感謝他們的諄諄教誨。
授業之恩大如山。
教書育人的先生在當下擁有人人敬重的師德和社會地位。
狀元竇建德,榜眼石彤,探花陳延之眾星捧月,成為現場的焦點。
算術館的甄族。
農學館的賈仲明。
冶鑄司機械署武備小組的諸葛信。
三人也是神采飛揚。
他們教授的學生高居前三,那是何等的榮耀。
大周皇家學院舉行了熱鬨非凡的宴會。
雖然,大家還不清楚中榜進士能否做官。
但他們相信陛下,推行科考絕對不是過家家好玩。
……
翌日。
晨練後沐浴更衣的宇文衍來到兩儀殿。
“陛下,狀元郎他們候駕多時了。”
墨言來到近前稟報。
“帶到議事殿。”
“喏!”
兩儀殿乃帝宮前殿。
隻有朝中重臣,或是皇帝的近臣才有幸能在此見駕。
宇文衍在兩儀殿召見三人。
就是明確表達對他們的重視。
不過。
暫時還沒有和皇帝茶室對坐的資格。
也還喝不上天子親手泡的香茶。
三人首次進宮。
雖然已經儘量控製自身情緒了。
但舉手投足間,還是顯露出局促,激動之情。
早在入院典禮上。
他們就遠遠見過陛下天顏。
可這次乃是皇帝召見,意義非同一般。
忐忑中。
三人隨墨言來到議室殿。
抬眼便看到穩坐龍椅的皇帝陛下。
連忙快步上前,拱手躬身道:
“學生竇建德參見吾皇陛下!”
“學生石彤參見吾皇陛下!”
“學生陳延之參見吾皇陛下!”
大周皇帝學院的貢士學子,對於能進學院感到無比榮耀。
都以“天子門生”為榮。
“免禮,平身!”
“謝陛下!”
宇文衍起身離開寶座,下階來到三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