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遠洋航行的船隊根本不怕沒得吃的。
第一艘小型寶船出海試航時。
宇文衍就和劉焯說過拖網捕魚的概念。
後來被出海的船隊實施起來,且運用得爐火純青。
小青龍,大石斑,金槍魚等一眾海鮮成了海員的盤中美食。
拖網捕魚技術很快就在沿海地區傳播開來。
沿海漁民開啟了遠海捕撈作業,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知道這是皇帝想出來的捕撈之術,漁民稱其為“天帝網”。
在劉焯的一聲令下。
船員們各司其職,揚帆啟航,緩緩駛離歸華港。
一頭紮進深藍之淵——滄溟宗。
滄溟宗廣闊無垠,占據藍星近四成的麵積。
在其北部海域,常年氣候惡劣,乃風暴之地,不適合航行。
大海上的距離不取決於直線距離,而取決於氣候條件。
相對來說。
南部海域則要平和許多,且有東西方向的海風助航。
更為重要的是。
在南東洲“歸華港”與流求及南島一線,分布著一些島嶼。
將這些小島串聯起來。
便是橫跨滄溟宗的海上航路。
船隊進入大海後,向西航行,抵達的第一個島長滿了椰樹。
船員們將其命名為——“椰子島”。
經過兩個月的航行。
環球航行的船隊先後航經椰子島,無名島,無福島,鯊魚島,行杳島,水島,圓島,白沙島,角島等十數個小島。
取名也是依照島嶼實地情況所得。
比如水島,是因為島上有一股淡水清泉。
這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在茫茫滄溟宗大海中,竟然會有一個島嶼出淡水。
而且,該島還處於航線的中間位置。
像是專為這條航路設置的淡水補給站一般,實在是神奇至極!
另外,圓島因其形態得名。
鯊魚島是島嶼近海有大量鯊魚出沒。
當船隊航行至角島後。
所有船員歡呼雀躍起來,有人仰天長嘯,有人相擁而泣。
因為角島東麵,就是呂宋群島了。
抵達此島。
說明船隊已經橫跨一望無際的倉冥宗,很快就能進入朝廷新設的呂宋郡。
他們已經到了家門口,馬上就要回家了。
經過三年多的遠航。
大周船隊完成人類曆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腳下的大地乃圓形球體。
完成這一亙古未有之壯舉。
也預示著華夏民族將視野拓展至整個“天下”。
在“實力為王,先到先得”的叢林法則秩序下。
為華夏大周開拓海外疆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
也為大周皇帝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探明更遠的貿易航線。
以華夏為主導的海上貿易之路。
即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
船隊駛入呂宋郡,停靠呂宋港。
此次環球航行並不是秘密行動,反而頗為高調。
啟航前。
“大周邸報”就在頭版頭條刊登這一消息。
學子,商賈,文武百官和各級大小官吏,以及各國駐京使館人員。
大多知道這麼回事。
儘管很多人對“環球航行”一知半解。
但很清楚朝廷派遣了一支船隊進行意義非凡的遠洋航行。
聽說船隊遠航歸來。
呂宋港一下子熱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