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衍點頭,讓王綏遠不必守著自己。
“陛下您請自便,臣告退!”
見皇帝沒有馬上要走的意思,王綏遠也是心中歡喜。
雖然王家要舉族離京。
但陛下的每一個恩遇舉動,都將給他們帶來無法估量的好處。
皇帝越看重,他們去往倭奴道後的地位也會更高。
“兩位愛卿定要愛惜身體,朕希望你們長命百歲。”
“陛下,那樣就真成老不死了。”
“嘿嘿,臣倒是想活。”
“看陛下橫掃四夷,看我華夏登臨絕巔。”
兩人看著陛下真摯的眼神,內心無比欣慰,風趣地回道。
“陛下,外遷之事我們兩家也已行動。”
“能活著看到事成更好。”
“若哪天睡著後醒不過來了,正好下去陪郯國公喝酒,想來也是不賴。”
“是啊,能活便活,活不成算球!”
……
君臣三人就這樣坐在郯國公王軌棺槨一側。
像以前在上善殿召開小朝會時一樣。
皇帝和三位近臣暢所欲言。
聊軍政事務,聊家長裡短,聊未來遠景。
一直到戌時。
皇帝這才離開國公府,返回皇宮。
翌日。
太子宇文弘上府悼唁。
王軌致仕後,做為太子太師,悉心教導了太子三年。
他的到來,大家一點都不奇怪。
第三天,二皇子宇文拓上府悼唁。
十一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皇子宇文漢、四皇子宇文征一同出現,上香悼唁。
繼太子之後。
年紀稍大的三位皇子先後前往國公府。
顯示出皇帝對國佬的重視與恩遇。
對於王家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
大家心中暗忖。
還是低估了王軌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生前。
郯國公特意交待,喪事從簡。
王綏遠遵從祖父遺囑,並未大操大辦。
大周國佬,上柱國,鎮國大將軍,太子太師,郯國公、鎮國公王軌停欞九天。
朝廷追贈使持節,太師,西牛賀洲南道總管。
諡號——“武寧”!
天元二十六年,臘月十七日,舉行國葬,長眠於孝陵東側。
本來,按照禮製。
早就該給當朝皇帝堪輿風水寶地,修建皇陵了。
因為修建帝陵工程浩大,動輒數年,十數年。
有的甚至耗時幾十年。
追隨皇帝的功勳臣子,均以陪葬帝陵為榮。
然而。
不論朝中官員以何種理由勸諫,都被宇文衍拒絕了。
自己的出現,充滿了玄幻色彩。
如果冥冥之中天意如此。
不論是為了彌補華夏錯失傲視天下良機的遺憾。
還是為了撫平武帝英年早逝,桃子被摘的意難平。
隻要成為現實,自己出現的因果就算圓滿了。
死後塵歸塵,土歸土,功過是非自在人間。
功績自會名揚青史,萬古流芳。
過失亦可警示後人,以史為鑒。
根本無須留下一座冰冷的帝陵,來向世人證明自己曾經來過。
……
喜歡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請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