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薛蟠等人,賈珠說道:“這次感謝姨媽了,還要麻煩文龍表弟出一趟遠門,不知會不會影響到生意?”
薛姨媽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蟠兒也長大了,應該出去曆練曆練。”
“蟠兒自從來府裡訓練後,便將賬冊等管理事項交給了寶釵,外麵的一應事務都有下麵的管事們處理,所以倒也不會影響生意。”
賈珠道:“隻是辛苦了寶釵妹妹,想我在妹妹這般年紀的時候,世俗事務全然不通,哪像妹妹這般為家裡分憂。”
寶釵道:“表哥學的是經世道理,做的是千秋功業,操心的是國家大事,寶釵哪裡能和表哥相提並論。”
賈珠道:“事不論大小,功不論高低,隻要腳踏實地的做事,都是值得敬佩的。”
“以妹妹這般年紀所做的事情,同齡男子也遠不能及,說一句巾幗不讓須眉也不為過。”
薛姨媽道:“隻歎他們兄妹命苦,小小年紀便沒了父親。”
“蟠兒之前又是個不曉事的,這才苦了寶釵隻能留心針黹家計等事,為我分憂解勞。若論詩書才情,寶釵高過蟠兒十倍不止,可惜是女兒身,將來也不能支撐家業。”
賈珠道:“姨媽放心,文龍表弟以後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不會辱沒了門楣。”
薛姨媽道:“把蟠兒交給你,姨媽自然是放心的。我也不求他將來能有多大成就,隻要能改些秉性,守好薛家的家業,我就滿足了。”
賈珠道:“文龍表弟本性也是好的,隻是以往結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又整日無所事事,這才惹出一些事情。”
“雖然蠻橫霸道,心思單純,但對姨媽孝順有加,對朋友仗義疏財、義字當頭,從不拘泥於小節,瑕不掩瑜。”
“隻要有個正經事做,改了紈絝習氣,也是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薛姨媽道:“若能如此,便是他的大造化了,縱使他的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賈珠道:“如今文龍外出,寶釵妹妹又是閨閣女子,處理外事多有不便,若有事情,請姨媽不要拘禮,隻管來找我就是。”
薛姨媽道:“好孩子,姨媽何時和你講過禮,以後少不得還要來麻煩你呢。”
賈珠道:“如此才好。”
又對寶釵道:“妹妹也不必整日忙於事務,多和姐姐妹妹們一同玩耍,需知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辜負了大好時光。”
“另外,你嫂子也想你了,時常念叨你怎麼不常來,說是我回來了,害她少了一個聊天的好閨蜜。”
寶釵輕輕應了一聲:“嗯。”
寶釵雖是一個端方穩重的早熟女孩,但畢竟還是一個妙齡少女,也有楊妃撲蝶天真爛漫、活潑開朗的女兒心態。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如寶玉那般真性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並不儘好;如寶釵這般隱性情,雖然任是無情也動人,也不儘好。
俗話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保持中庸、深淺有度、恰如其分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做人不必追求極致和極限,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因物、因事、因地製宜就很好。
要把寶玉引到世俗這一邊來,或許很難;但要讓寶釵回歸天性,就容易多了。
隻要薛家有一個頂梁柱,或者有一個堅實的靠山,天真爛漫的寶釵就回來了。
待薛蟠等人走遠,賈珠便把薛姨媽和寶釵送回了梨香院。
雖然薛蟠走了,但是賈璉和賈蓉的訓練也沒落下,依舊照常進行。
練了兩個月,倆人的精神頭和之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少了柔弱,多了一股英武氣息和男子氣概。
時間就這麼悄然流逝,轉眼進入臘月。
遼東莊子裡的烏進孝和烏進忠兩兄弟又送銀錢和糧食來了。
烏家兄弟在賈珠剛到遼東的時候,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花了兩萬兩銀子買安全,而且賈珠安排的任務,他們也完成的不錯,所以賈珠也沒找過他們麻煩。
雖然賈珠現在看不上兩萬兩銀子,但在當時也幫了賈珠不小的忙,為賈珠練第一批兵提供了資金。
烏琚和烏粟兩人也是他們兩兄弟的庶子,現在都是遼東的三品參將了,手握遼東鐵騎,是賈珠的心腹。
所以,就算賈珠知道烏進孝和烏進忠兩兄弟這麼多年肯定貪了寧府和榮府不少銀子,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沒有讓他們交出來。
就連現在,賈珠也不確定他們還會不會貪墨府中財物。隻要做的不是很過分,賈珠也懶得管。大不了他們倆貪墨一些,賈珠再給兩府補貼一些。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隻要他們能辦事,烏琚和烏粟能對賈珠保持忠心,賈珠也不吝給他們一些好處。
兩兄弟來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來燕國府覲見賈珠,這才是真神。
烏進孝和烏進忠兩人磕頭道:“門下莊頭烏進孝/烏進忠叩請燕國公萬福金安,並國公夫人和少爺金安。新春大喜大福,榮貴平安,加官進祿,萬事如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