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十二月初了,神京城有了一點過年的氣氛。
大乾軍隊在雲南取得勝利的消息,立即成為百姓們議論的焦點。
之前還有點擔心乾軍的戰鬥力,擔心平叛軍會和西南三省聯軍一樣敗北,現在終於放心了。
百姓隻知道收複了雲南的一個府城,至於鎮雄府在哪兒,他們壓根不知道,也不關心。
絕大部分普通百姓,一輩子都沒離開過神京,更不可能知道雲南那麼遠的事情。
至於地圖這種高級玩意,彆說普通人看不到,就連讀書人也沒幾個能看到。
地圖屬於軍事管製用品,隻有高級將領和高級官員才有資格看。
荊軻刺秦王也是獻地圖才得到麵見秦王的機會,得到地圖,燕國就唾手可得,這就是地圖的重要性。
三國時期也有張鬆獻圖之說,得西川地圖,就相當於得到了半個西川。
賈珠腦海裡的世界地圖和全國地圖就是至寶,比利瑪竇帶來的《坤輿萬國全圖》要準確得多。
老百姓就隻知道一個結果,是勝還是敗,至於其他細節全然不知,收複一座府城總不可能會是壞事吧?
反正百姓們都喜氣洋洋,仿若已經平定了雲南叛亂。
但這並不能怪老百姓們愚昧或者無知,是因為知道真相的那些人沒有把真相說出來。
老百姓的愚昧和無知,是因為他們一直被欺騙。
如果傅英這一類人,也出一個告示,將真相說出來,老百姓們才知道怎麼判斷。
至於有沒有必要把真相告訴百姓,如果國家是百姓的國家,那就有必要,如果不是,那就沒有必要。
理論上來說,官員是百姓的官員,皇帝也是百姓的皇帝,皇帝以及官員們的衣食住行,都是由百姓們提供的。
爾食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如果被老百姓供養,卻不為老百姓辦事,那這和強盜搶劫有什麼區彆?
如果隻和實力有關,那皇帝不就是最大的強盜嗎?
正統性應該如何體現?
或者說,正統性就是編出來騙人的?
有人喜,也有人憂,憂的這些人主要是朝中將領,彆人不知道,他們還能不知道嗎?
憂也沒有辦法,史鼐和李叔正都是久經戰陣的將領,他們既然這麼打,就必然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賈珠本來就不認為平叛軍會贏,所以不管怎麼打區彆都不大。
雙方直接發生大戰,死傷會非常慘重,勝率各半。
像現在這麼打,乾軍可以先奪幾個小城,然後轉攻為守,打持久戰,也不是不行。
反正南安郡王和沐塵肯定耗不過大乾,僵持個三五年就會不戰自潰。
如果乾軍還想不斷進攻,不斷攻城,那就隻能是自取滅亡,史鼐和李叔正也不可能會這麼打。
當然,乾軍也不可能會大敗,畢竟有八萬人。
像雲南軍和三省聯軍那種事,不大可能會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