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樣的唐朝都沒有發生那樣大規模的、全天下都參與其中的大起義!
接著,又有那什麼安史之亂——一看就知道這一場動亂規模必然龐大,也肯定有大量的百姓受到影響,或者活不下去,或者身死,或者四處流浪……
接下來,唐朝也沒能恢複過來,而是直接變成了藩鎮割據;最後,朝廷之中還有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這些大問題!
可即便如此。,唐朝也還依舊存活著,延續著,沒有在全天下出現大起義,更沒有就此被推翻!!!
都這樣了,唐朝朝廷都爛成了這個樣子了,還是沒有被推翻!
同理可證——雖然這個“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道理,但是楊堅不在乎——如果大隋也這麼走的話,說不定也還能繼續維持下去,雖然局麵很難看,但是還能維持下去。
即便是朝中大搞宦官、朋黨等等問題,即便是天下發生了一些官員叛亂。
可是大隋呢?
大隋真的是在二世的時候,一眨眼的時間就滅亡了啊!
如果楊廣沒有那麼折騰百姓,或者說,折騰的沒有那麼那麼厲害,稍稍收斂一點點……說不定,說不定大隋也根本不會滅亡啊!
你看看這些百姓們都有多能忍!
唐朝那個鬼樣子,怎麼看也不像是能夠給百姓們提供多少正常生活的樣子,也不像是還能減輕賦稅或者減免徭役的樣子,但是——但是即便如此,即便戰火連天,可大家也都還能忍!
如果,如果楊廣沒有連續進行幾個大業……
他的年號倒是大業了,他的大業也倒是嘗試了,可是大隋沒了!
【當然,賦稅係統崩潰之後,自然要製定一個新的賦稅係統,畢竟總不可能就不收稅了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在唐德宗——這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間,原本的租庸調製被廢除,轉而實行“兩稅法”。】
【相比起租庸調製,兩稅法確實更適合如今的天下情況,因為兩稅法不是按照人頭征稅,而是按照田畝數量和資產情況來進行征稅,按理來說,有了這樣的賦稅製度,百姓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一來,還是根本問題:土地兼並愈演愈烈,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失去財產,要麼變為佃戶,要麼變為流民,這樣的趨勢根本沒有得到朝廷的抑製或者製止。】
【是以,從根本情況上來講,沒有任何改變,所以兩稅法這種雖然也很關鍵、但是和田地這種核心中的核心相比還是要表麵一些的改進措施,能夠起到的效果實在有限。】
【二來,就是兩稅法本身的問題了。】
【雖然這條新政令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要儘可能達成朝廷和百姓共存的效果,但是在兩稅法推行沒多久,就迅速變質,弊病叢生,反而是給百姓帶來了更大的痛苦。】
【一個簡單的表現就是,隨著兩稅法的推行,朝廷收繳的賦稅反而日益加重。】
【在兩稅法初期確定稅額的時候,是把絹、帛折錢計算,然後用錢數作標準,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田畝、資產等達到了這個錢數,那就要繳納相應的賦稅;但是,在實際征稅時,朝廷反而又照錢數折征絹、帛。】
【而兩稅法剛開始推行時的民間物價和錢財情況,是物重錢輕,即物價高,錢價低。但情況並非一成不變,在後來,由於銅錢的鑄造額大大減少,因而銅錢的流通額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情況就變成了錢價日貴、而物價日落的樣子。】
【這樣一來,兩稅稅額雖然並未增加,但百姓所繳納的繩、帛卻愈來愈多,實際等於原來的兩三倍。】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