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什麼縫縫補補左支右絀之類的做法,也隻是無奈之下的最後選擇,要是可以的話,那當然還是能夠正常運轉延續國祚最好了。
至於說怎麼做到……那就要看這上麵能給大明指出來哪些方麵的弊病,大明又能夠做到改正哪些方麵的弊病了。
朱元璋收回了放在國祚方麵的思緒。
緊接著就聽見了——“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
他的神情瞬息萬變。
朱允炆生死不明?嗯?生死不明?!
怎麼會這樣?
現在朱標還好好地活著,朱標的長子、朱元璋的大孫子朱雄英也還好好地活著,所以,朱元璋對於朱允炆這個孫子還沒有多少深厚的感情——但是,要讓他接受自己的孫子生死不明,那也不可能。
雖然他早知道老四後來造了反,還成功了,而且治國也還不錯,但是他確實不知道之前的朱允炆是這麼一個情況。
因為故事還沒有講到大明,所以朱元璋雖然也用儘全力旁敲側擊了,但是很多時候也確實還是得不到什麼有用的消息,所以,他一度以為,朱允炆或者被朱棣關起來了,或者被朱棣殺了……
就是沒想到,在正經的記載中,朱允炆居然是個生死不明的結果。
生死不明……那也就是說,大概率是下落不明,在老四進入京城的時候,沒能找到朱允炆……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對於大明而言。
要是有人在外麵打著朱允炆的名號作亂……
朱元璋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
至於說朱允炆在即位之後直接選擇大刀闊斧削藩,朱元璋毫不意外,而朱允炆麵對的藩王情況,朱元璋其實也能夠意識到——但是他一直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大錯,自己布置藩王也是為了大明為了朝廷啊!
“藩王?”對於這個詞,劉徹那可是相當敏感,一聽就意識到了問題。
朱允炆麵臨了不小的藩王壓力,導致他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削藩,而且還是大削特削……其做法對不對暫且放在一邊,但從這裡麵,劉徹確實已經看出來了問題。
“難道這明朝的藩王,還是什麼有封地有軍隊有財富的藩王???”他略有些不可思議地道。
大漢的藩王,有很多就是這種情況。
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小朝廷,有自己的行政機構,有自己的官員下屬,有自己的財政來源,有自己的軍隊……
總體來說,就是小的國家,隻不過名義上隸屬於大漢、聽從大漢天子的命令而已。
但是實際上……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作為皇帝,劉徹對此當然是深惡痛絕,當然,持有同樣心態的不隻是他,還有他的父親漢景帝等許多大漢皇帝。
誰願意下麵有一群不聽自己管教,但是還擁有皇位繼承權的家夥?
反正他不喜歡,他非常討厭,所以他想儘辦法地去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