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道:“剛聽聞公子似乎還想為我牯牛村跟羊角村化解冤仇,莫不是這個事情?”
洪浩道:“正是,我也知這幾十上百年,你們雙方村民各有死傷,這仇結得極深,遠不是幾句話便能化乾戈為玉帛,但我聽老人家你講來,總是因爭水而起,如能解決這一端,或能言和。”
村正道:“若水量充足,他羊角村不做截流斷水之事,我等村民,田間地頭耕作還恐來不及,哪有心思與他爭鬥。”
洪浩道:“我聽你老人家講,以前水卻是夠的,後頭上遊來水減少才導致如此。所以,我姑侄二人決定逆流而上,去看看源頭究竟是何緣故。”
村正愁道:“這個我等也都有想過,也曾一路探訪源頭,散仙不知,這河水源頭卻是群山裡麵的絕壁飛瀑,掛在幾百尺高的半空,我等卻是無可奈何。”
洪浩點頭道:“如此,我姑侄二人卻正好會些微末技法,或能一探究竟。”
村正喜道:“二位散仙若能為我等解決此等大事,我牯牛村一定給二位散仙立一座生祠。”
洪浩大為尷尬:“老人家,這卻不必,我本意隻想你兩村停止爭鬥,和睦相處足矣。”
村正道:“此刻已晚,二位散仙今日辛苦,先吃些飯菜,休息一夜,再作打算。”
洪浩便答應下來。
今日原是牯牛村大喜日子,這葉長老一下子帶走四個孩童,便把羊角村給比了下去,自然殺雞宰羊,堪比過年光景,熱鬨非凡。
尤其那送走娃娃的四戶人家,都在邊上瞧見,今日之事,全仗洪浩。自然感恩戴德,都來給洪浩敬酒。洪浩還是堅持自己原則,隻以茶代酒,和眾人喜慶一番。
席間洪浩誠懇說道:“非我要在這熱鬨喜慶之時說些喪氣話,但我也是修行之人,卻知踏上此路,便少了人間冷暖。你們皆開心孩子上山修行,但從此聚少離多,這一生,父母子女天倫之樂便沒了念想……之前羊角村的那兩名弟子,說來是給他村裡做了些事情,但下場如何你們也都見到。今後太玄宗定會管束嚴格,你們孩子能下山的回數怕是屈指可數,更莫說用所學之術造福鄉裡了……莫說一村鄉鄰,便是自家父母,也沾不到甚光……並非是一入仙門,牯牛村就揚眉吐氣了,這一層你們卻要知曉。”
那靈氣女孩家中父母最是貧窮,聽得此話,卻並未減少臉上喜悅,歡喜說道:“散仙所說,我們心下也知,原本也沒指望孩子學成個本事就來報答我們……雖然以後見麵少了,也幫不得家裡什麼,但我們做父母的,知道她在那山上,過神仙日子,也不會挨餓受凍,也就心滿意足……”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水邊濕地,兩隻青蛙疊在一起,想是正為生兒育女在努力。
一隻胖乎乎小手伸過來,強行把兩隻青蛙分開。
“自己都這麼大隻,有手有腳卻不自己跳,還要人家背你,真不害臊。”
小女孩對著抓在手裡的青蛙一頓數落,然後用力把它扔向池塘深處,“噗通”一聲,妻離子散。
小女孩很得意,也很滿意,這是今天幫助的第三隻受欺負的青蛙了。
大人們都很忙,忙著做不完的農活,沒有時間照看小女孩,小女孩就如這山穀裡的野花一般,自由而野蠻的生長。
小女孩沒有玩伴,隻能自己跟自己玩。娘親說她是個意外。她不懂什麼叫意外,但她知道像她一般大小的,村裡邊一個都沒有。
小女孩就在四周絕壁的這一片山穀裡,盼望長大,長成大人了,就會忙起來,忙起來就不孤單了。
小女孩出生的時候,正是山穀裡一片桃花開得正緊的時節,村裡最有學問的村長老爺爺,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夭夭。
夭夭五歲,住在大山深穀裡小小村落,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
翌日清晨,洪浩和蘇巧,在村口與鄉親們道彆。
村正道:“一切仰仗二位散仙,若果真能探明緣由,恢複水量,大恩大德,我牯牛村永世不忘。”
洪浩道:“老人家,我姑侄二人定當全力以赴,但此刻卻無法給大家打包票,成與不成,誰也不知。”
村正道:“這個自然,反正百十年也都這麼過來了,不成,也就無非這樣過下去。”
姑侄二人,便整理上路,沿著小小河流,一路逆流而上。
行了半日,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山裡,道路少人行走,漸漸依稀難辨。
二人平日走路都不用功法,但此刻漸漸寸步難行,便隻得施展功法,一路沿著水流向那大山深處而去。
空中飛行自然是快上許多,不多會便來到水源儘頭,一看,果然如村正所說,卻是一條瀑布從半空絕壁洞內流出,飛流直下,蔚為壯觀。若是水量充沛,落地之時響聲如雷,當更加震撼。
那絕壁如刀劈斧削,寸草不生,普通百姓絕無攀爬到達洞口可能。
洪浩蘇巧不再遲疑,直接向著洞內飛去,好在這洞口巨大,卻比劍閣那般洞口全然淹沒水下輕鬆得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