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這朵蘑菇雲很快就覆蓋了金星的1\10表層,衝擊波所過之處,所有建築全部被摧毀成渣。
有近一半的探測器,在這一場撞擊中徹底失效。
根據剩餘探測器帶來的數據,這撞擊力度差不多相當於數百億枚沙皇炸彈的威力。
看到這結果後,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不愧是達到滅世級彆的小行星,這威力真的沒得說。
以人類現有的武器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能夠趕超這顆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威力。
雖然還用不到這種武器,但是絕對不能沒有。
如果沒有先進的武器,碰到外星人後,大概率會成為待宰的羔羊。
因此,祁同偉從來沒有放棄對武器的研究。
在巨大的撞擊威力下,金星位置發生了偏移,與恒星拉開了更大的距離。
這一次,撞擊力度不小,不僅使其位置發生了改變,連帶著其旋轉速度,也發生了改變。
位置暫時還沒有固定,預計十年後,在引力的作用下才能固定下來。
在金星移動過程中,改造進度也沒有停下來。
飛船時不時的拉過來一顆小行星,撞擊在金星上,對其進行著微調。
當然了,後麵撞擊的小行星質量都不大,最大的也不到月球的1\10。
為了儘快消除大氣層中的灰塵,他們拉來大量帶有水資源的行星。
待金星徹底固定下來時,已經是十年後了。
經過最終調整,金星自轉速度為20個小時,周轉速度為400天。
也就是說,金星一年等於400天,一天隻有20個小時。
時間比例雖然與蘭心有所差異,但祁同偉並沒有要去糾正的意思。
不是說不能,而是沒必要。
想要將其調整過來,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而且就算調整過來,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慢慢產生差距。
行星的自轉速度不僅僅受到引力的影響,它是來源於多種方麵的。
強行調整到一致,並不是什麼好辦法。
如果次次都要調整,那每隔上幾萬年,估計都要調整一次。
屆時,星球表麵上不僅有居民,而且還有建築。想要調整,就相當於來一次全球大地震。
這誰能受得了?
所以,隻要行星自轉速度不是太快或者太慢,那就不需要去調整。
現在隻加上金星,隻有兩個,但並不意味著以後也隻有兩個。
如果都要調整成為24小時以後,離開了太陽係,那該怎麼調整?
精心的位置固定下來,問題還沒有得到全部的解決。
大量水資源的衝刷下,金星大氣層中的雜質雖然被衝刷的差不多了,但厚度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如果現在降臨在藍星內部,發現這裡跟以前一樣,光線依舊十分昏暗。
唯一不同的是,全球範圍內下起了大雨。
其他人麵對這種問題,恐怕會很頭疼,像祁同偉不一樣。
他之前接受了星球改造技術,其中就有針對大氣層的辦法。
這第一步,就是要加大加快下雨的速度。
這一步很好解決,哪怕在藍星上,也可以用特定的催化劑,將其放在雲層中加快下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