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精戰士雖然和人類並不是同一個種族,但卻對戰死士兵充滿了敬意。
可以說除了死者的同僚,現場就傀儡軍戰士表現的最為莊嚴肅穆,像西境援軍,多少還是有做做樣子的成分包含在內。
這其實也怪不了他們,因為他們並沒有體會過家園被侵略、土地被侵占,家人被淩虐殺死、為了讓孩子活下去,家裡長輩主動將自己賣為“菜人”的慘劇。
西境援軍沒有經曆過這些,他們來這裡的目的更多還是出於各種謀劃或者利益考量。
有些是因為臨近艾瑞希,艾瑞希倒下便輪到了他們麵對盟軍,唇亡齒寒之下必須派兵支援。
有些則是祖上和艾瑞希定下了同盟契約,契約見證神明還未隕落的情況下,並不好違背,因為一旦違背,是真的會有神罰出現。
當然也少不了拿著籌碼押注的賭徒。
一些弱小國家為了獲得穩定的發展時期,會在大國戰爭中選邊站隊,一旦自己押注的隊伍獲得了勝利,獲得戰利品是其次,更主要的還是能獲得一段和平發展時間,這對小國來說至關重要。
那些小國之所以很能成長就是,就是因為持續不斷的邊境衝突,導致他們必須舍棄經濟發展道理,轉而不斷拓充武力,然後在被動防禦的路上越陷越深。
傀儡軍戰士多數都是地精,他們之所以能跟眼下這一幕產生共鳴,在於傀儡軍有著獨屬於自己的信仰。
一支軍隊想要擁有過人的戰鬥力,就必須得有信仰。
像聖教國的騎士,就是因為有著狂熱的信仰,所以戰鬥意誌極其頑強,正常軍隊戰損百分之二十就會進入大潰敗,他們能扛到百分之四十。
雇傭兵一直上不了台麵,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為了什麼而戰鬥的信仰。
地精戰士的信仰就是想要保住眼下這份美好生活。
隻有經曆過苦難,才會知曉今日的和平有多麼的來之不易,並對此感到珍惜。
這份信仰最初還隻是半成品,但在羅寧建設起戰士陵園,戰死地精能夠在裡麵獲得死後歸屬,並且名字和事跡都會被記錄在英魂碑上後,這份信仰得到了真正的升華,變得如同鋼鐵般堅硬。
類似的哀悼儀式地精一族在浮空城位麵已經舉行過很多次了,綠意盎然的山坡上也聳立起了密密麻麻的白色大理石碑。
正因為經曆過,所以在看到艾瑞希士兵用合唱勇氣的讚歌來為逝去隊友送行時,地精戰士代入了這份悲傷,於是有了眼下共情的畫麵。
...
一道人影悄無聲息的從天空落下,沉浸在悲壯氣氛中的傀儡軍高層並未發覺,等到對方也單膝跪下時,一眾軍官蔡猛然發現,來者是自己的最高長官。
“大人,這...不合適,您看援軍那邊,他們都沒跪。”
“老大,傀儡軍並不隸屬於軍部,嚴格來說也是援軍,並不需要做到這一步...”
“你這樣不對,你現在代表的可是整個傀儡軍,就算心裡有感觸,低頭默哀便行了,不需要用單膝下跪這種方式!
這件事如果傳出去,有心人稍微運作一下,到時候逼你在軍部掛職怎麼辦,你是接還是不接?”
這句話是卡特琳娜說的,在這種事情上,她一向是很直接的風格。
“主人,這是一名戰士的宿命,相信他們踏上這片凍土時,就已經做好了準...”老薩裡也委婉的勸道。
羅寧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動作,竟然會迎來如此多的意見。
羅寧一直就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淡漠的表情隻是他對外的偽裝。
這種類似“人類群星閃耀”的鏡頭,就算羅寧成就法聖了,羅寧覺得自己還是會看一次悸動一次。
就仿佛上輩子看“五十歲以上的出列”那一段視頻,那種麵對已知的悲劇也一往無前的勇氣,總能勾動羅寧的淚腺。
所以這次羅寧罕見沒有聽勸,他知道這樣的行為會被人當做是表態,然後用各種大義來鉗製你,準備在你的脖子上掛上狗鏈子......
但所有人都忘記了一點,就是傀儡軍的崛起,沒有依靠任何人。
雖然前期和軍部是有一些合作,但說句難聽一些的,那隻是正常的生意來往,如果你硬要把軍部功勞放大,將它塑造成傀儡軍的救世主,那是非常荒謬的。
認真了說,軍部還沒有伊莎貝拉原來的主人,巴赫·埃德蒙大公對羅寧的幫助大,是這位老公爵的運作,讓羅寧實現了真正的“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