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謂是除了戶口登記為少數民族,但其實和漢人根本沒啥區彆。
這才是同化。
“嗯,你們將漢人的所有姓氏和典故來源,製成一本書。”
“人口普查重新登記戶口的時候,講給他們聽,讓他們選擇用哪個姓氏。”
東華王國的官方語言和文字,都是漢語,北方幾個省的白人,都已經能靈活運用。
想來阻礙不是很大。
而南方新得到的土地,會有一些難度,於是他對黃坤生說道:
“有什麼困難,就向我反饋,地方駐軍,將是你們的後盾。”
“謝過殿下!”
——
告彆了民政部,馮瑞科來到教育部,教育部部長,依然是容閎。
這個本來有美國國籍的人,被馮瑞科特批允許雙國籍。
畢竟;
同時具有美國國籍,能辦很多事情。
“恭迎殿下蒞臨教育部!”容閎躬身行禮迎接。
“中學的教材,編撰完畢了吧?”
自從1856年9月,開始普及教育,第一批小學生入學,到現在六年。
初等教育的六年學完,現在應該已經升學到了中等教育的中學。
“殿下,中學五年的各科教材,在藍田研究院的各位大才嘔心瀝血之下,編撰完畢。”
“現在已經全部投入使用。”
雖然很多學生,因為年齡問題,跳級早已升入中學。
但真正的人才培養,現在才到中學一年級,要等中學畢業,大多數投身社會還需要4年。
到那時;
具備中學知識的大量人才出來,投入到各行各業,特彆是工業方麵,東華國的整體國力將會大增。
而若是再等八年,少部分開始從高等教育畢業,東華國尖端人才,也有了基礎。
這些人;
極少數再進入藍田研究院,東華國的大量黑科技技術,也有了人研究。
有飛船智能係統提供資料和思路,這些人照本宣科。
也許;
蘑菇彈研發出來,也隻需要數十年了。
“現在各地學校建設,能滿足學生入學嗎?”
“老師目前足夠嗎?”
馮瑞科問出一連串的問題,教育的發展,重中之重。
他沒法和英國和美國比底蘊,就差在教育了。
“殿下,教育部目前發展很順利,有您提供的資金,我們從上到下都很有乾勁。”
“隻是……”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拿出一個本子,上麵記載著一些數據:
“根據各地學校的反饋,很多家庭,在女孩小學畢業後,不允許他們上中學!”
馮瑞科聞言眉頭一皺,目前小學是男女同校;
在他的威信下,老百姓還是願意家裡所有小孩都入學;
能認識一些字,他們知道是有好處。
但學了六年之後,老百姓就認為女孩不能再讀。
“有分析過原因嗎?”
馮瑞科心中有一些大致的猜測。
……
喜歡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請大家收藏:()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