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子,您自己來?”
耀宸麵帶微笑,從容站起身,對剛才那些嘲諷的話語仿若未聞,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禮,
“學生於耀宸,國子監學生,今日有幸得崔家主賞識,還望各位多多指教。”
話未儘,諷刺之言立馬灌耳。
“姓於?皇城內外姓於的官員,怕隻有中書侍郎於誌寧一人吧,他是你什麼人啊?”
“於大人與我親族甚遠,某乃幽州人士,生於漁陽縣的一個小村落。”
“難怪渾身一股子土腥味,還以為是崔兄新收的墨耕奴呢”
話剛說完,便有人跟著附和。
“於兄莫惱,這些不過是些玩笑話,當不得真,莫要放在心上,不過盧某觀你相貌,也頗如《上林賦》所雲的‘貘似熊,黑白色’,你是如何辦到的?”
滎陽鄭氏的一位小娘子手持團扇,半掩著朱唇,腕間跳脫映著於耀宸黧黑的麵龐,眉眼之間也儘是調笑之色。
"盧兄如此之說,小妹才瞧仔細,還真應了郭璞《山海經注》"貘似熊,黑白駁,舐掌蜷臥"倒與君有七分神似,隻是這"墨"字未免太實誠些。"
滿堂貴胄哄笑,驚得簷角銅鈴亂顫。
於耀宸不緊不慢地抬起雙手左右望去,撩起衣袍露出黝黑的手臂。
“《周禮·夏官》有雲‘貘族掌攻草木’,某雖貌寢,然效貘獸辟邪除穢,某既耕田養母,又能讀書為國,墨藏於腹中,飽讀詩書,以廉品舉為國子徒生,墨足為母,墨腹為國,墨思為民,袍白為廉,某自以為傲,倒比食民膏脂的蠹蟲強些。”
曬黑是因為耕田養母,此為孝,肚子有墨水是為了國君,此為忠,思想發墨這是為了百姓,這是仁義,身穿白袍不怕恥笑,這是禮,仁義禮智信孝,全有。
眾人聽了這話,隻覺刺耳,明白這是在諷刺他們毫無建樹,隻會依賴祖上蔭庇、坐享其成。可於耀宸並未就此打住,借著又雲。
“聖人雲: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四書五經,綱常五倫皆有研學,本以為高祖之後詩書雅韻,所育子弟淼淼之行,皆飽讀詩書、談吐不凡,所說之言必有高論,如今看來,崔家家主請我,看來還是有必要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學了聖賢書,孔子都教導你們,不要以貌取人,綱常五倫,四書五經都教導了仁義禮智信,你們自己祖先也是靠這些打拚才有現在的基業,這樣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知書達理,談吐不凡,結果居然要我這種鄉下泥腿子來教育,真是可笑至極。
滿堂驟靜,罵的文雅,隻是一時不知如何辯駁,更是有些人疑惑最後之話是什麼意思。
崔仁術見於耀宸絲毫不慌,麵對世家絲毫不慌,不但對答如流,還有理有據的還擊,為了事態往不好的方向去,於是乎主動結束這次交鋒。
“各位,耀宸是我特意請來的貴客,今日安排他與諸位相見,實則有著重要目的。方才諸位對他一番考校,相信他的才學諸位也有目共睹。大家同為大族、共赴朝堂為君效力,往後少不了互相照應,還望今日莫要因言語上的摩擦傷了和氣,以和為貴,以和為貴啊。”
“既然崔家主發話,吾等就不與你計較。”
於耀宸不卑不亢地站起身,雙手穩穩端起酒杯,目光誠摯地逐一掃過眾人,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謙遜笑意。
“方才學生言辭莽撞,多有冒犯,還望各位海涵。這杯酒,我敬大家,聊表歉意。”
說罷,他微微欠身,將杯中的酒一飲而儘。
占據上風還躬身致歉,給了台階,若是不下就落了下乘,於是眾人也舉杯而飲。
喜歡一邊陽光一邊烏雲請大家收藏:()一邊陽光一邊烏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