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家道中落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夠重新振興高家,可少年時的高適學習卻很一般。
但是武藝之上卻頗有天賦,完美的繼承了高家槍法。
在雙親過世之後,高適便決定前往長安博取功名。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安葬好友骨灰的李白,兩人因盜賊之事相識結伴同行又結為好友。
之後兩人前往江夏郡守府,李白希望得到郡守的舉薦而為官,卻被看門的小卒以商人之後低賤為由而拒之門外。
而同時,被高適綁在大帳之外的吐蕃俘虜也被兩名唐朝胡人士兵偷偷放走。
以高適被解職為由讓那俘虜趕快引大軍前來,到時裡應外合攻破瀘水關。
“出了叛徒這種事他們竟然沒有發現嗎,這幫人是乾什麼吃的,還在那談什麼鳥李白?”
暴脾氣的張飛直接大罵出聲,那異族大軍一到他漢人又得被屠殺了。
“三弟莫急,那高適聽到持結監軍到來的笑聲確實有些意味深長,而且俘虜離營帳這麼近不可能發現不了。”
“這其中怕是有些計策。”
劉備倒是並不著急,認為這是高適的謀劃。
“天下的捷徑沒有為寒門所開的嗎?”
“是啊,沒有關係沒有錢財,人家又憑什麼舉薦你呢?”
而更多的寒門士子聽到監軍的話語也是心頭一暗,他說的確實沒錯。
被拒絕的李白倒是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依舊那般的灑脫不羈,拉著高適便去黃鶴樓喝酒。
而在這裡李白也看到了崔顥的那首《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首黃鶴樓不僅征服了高適,就連有些目空一切的少年李白也賭氣甩筆離開。
因為此時他也寫不出比黃鶴樓更好的詩篇,但他也並不服氣誓要寫出一首壓倒黃鶴樓古今所有詩人的詩詞。
最終兩人由此分開,高適前往長安,李白前往揚州,兩人約定一年後高適無論是否取得功名,都要去揚州找尋李白。
“居然是我博陵崔家的後代,這個崔顥好啊,不到20歲就能高中進士。”
“這首黃鶴樓意境高遠,情感真摯可稱的上黃鶴樓古今最好的詩篇。”
看到就連被後世稱為詩仙的李白麵對崔家後人都甘拜下風,一些崔家之人不知有多高興。
而李世民則是眉頭微皺:“商人之子嗎,可商人重利而輕義,讓他們有錢的同時又掌握了權利,這天下豈不要出亂子?”
“真的可以讓他們參加科舉嗎?”
到了長安後的高適才明白高家既已落魄,又哪裡有貴人願意舉薦他呢?
最終還是岐王出手相助,為他安排了一個在玉真公主麵前舞槍的機會,隻要得到玉真公主的舉薦他便能受到李隆基的青睞。
可雖得李龜年相助,卻也隻得到了玉真公主一句:“有點凶”的評價。
就如小杜甫所說:“戰場上衝鋒陷陣的高家無敵槍法,今日卻無奈要去博一個小小宴會的掌聲。”
相比於高適的落寞,一身白衣翩然若仙的王維卻是博得了滿堂彩。
看到這裡的各朝武將們一個個則是都不太淡定了:“這姓高的小子槍法不錯,若是上了戰場定是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