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邊的長孫皇後同樣是發出感慨,後世卻是說的沒錯,政治敏感度太低了。
“高適,高節度使,我們年少相識就在此地,江夏黃鶴樓。”
“高三十五定能救我。”
看著天幕上的李白,現實中的李白也是扶額歎息:“有必要把我寫的這般不通世故嗎?這種處境下高適與我關係越好,越是要避嫌啊!”
宗夫人相求無果,最終一人乘船回到瀘州隱居。
回憶結束,監軍說出最終是郭子儀出麵救了李白,最後李白被流放夜郎。
而朝廷也傳言因為李白之事,高適和郭子儀心生仇怨,大唐如今兩支精兵一支在郭子儀手中,而另一支在高適手裡。
吐蕃大軍圍困長安,高適不出兵相救就是因為此事,而這也是持節監軍來此的原因。
看到劇情中這般說他,高適直接就紅溫了:“簡直胡說,我怎會因為救李白兄而和郭子儀產生仇怨。”
“即便真的發生了,也斷然不會因此而貽誤軍機。”
而年老的高適聽聞此事卻並不慌張,淡淡的說了一句:“吐蕃人也聽說此事了。”
隨後聽聞吐蕃大軍將至,高適起身摘掉脖子上的繃帶,原來上麵的血跡隻是半杯葡萄酒而已。
一切都是演戲給那放跑的俘虜看,為了請君入甕。
接著高適便帶領一隊人馬從一處小道捷徑趕至雲山城,到了此刻那監軍也明白了高適的謀劃。
“哈哈哈哈,以退為進將吐蕃大軍引誘至峽穀,再抄小道快速奪回雲山城。”
“放走的吐蕃俘虜的也被他灌輸了假消息,守衛瀘水城的援軍並非兩日而是一日便到。”
“如此一來圍困長安的吐蕃大軍必來增援,長安之危可解,實在是妙啊。”
看到高適的一連串計謀李世民拍手大笑,直接激動的站起身來,為他大唐有這樣一名將才而感到慶賀。
大秦
嬴政也是一陣點頭:“從抓住那名俘虜之時便在布局,不論是假裝自儘,還是放棄逃走傳遞假情報都是高適的計謀。”
“是啊,有勇有謀,不急不躁,這高適稱得上是大器晚成。”
李斯也是一陣的誇讚,誰能想到這是那個年輕時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年輕人呢?
大漢,
劉徹也是一陣目瞪口呆,因為就連他也沒想到事情居然有這樣的變化:“這可真是出人意料,可按這天幕說言,高適的計謀是從李白的相撲之術中學來,那李白又為何那般愚蠢呢?”
朱元璋:“有這段嗎,那個誰把史書拿來,咱要好好翻翻。”
當高適與監軍分彆之時,那監軍也說出了一些事情,他在成都見到了杜甫,杜甫說當日是高適給郭子儀去信,讓他救了李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