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蘭和王二海來到一個賣小雞苗的地方。
這攤位很簡陋。
一個竹篾圍成的圈,擺在地上,圈住無數嘰嘰喳喳叫的小雞。
小雞很小,還沒褪毛,全都是嫩黃色的,分不出公母。
賣小雞苗的老板,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媽。
“這雞苗怎麼賣?”
李秀蘭走過來詢問。
“兩塊錢一隻,都是自家孵的,沒激素的,買回去保證能養活!”
中年大媽臉上帶著淳樸的笑。
李秀蘭拿起一隻小雞崽,看看嘴巴,看看小爪子,看看小翅膀。
然後討價還價:
“一塊五一隻賣不賣?”
王二海在一旁看著,默不作聲,因為這活他不在行。
“不行不行,一塊五賣不了,我沒錢賺!”
中年大媽態度很堅定。
王二海這時候才幫腔:
“阿姨,我們買得多,就便宜點嘛。”
挑選雞苗王二海不在行,討價還價王二海倒是在行。
“買多少?”
中年大媽詢問。
王二海就說:
“少說也得買一百隻吧。”
中年大媽想了想,然後說:
“一塊八毛!這是最便宜了,也是看你們買得多才給你們!”
李秀蘭還繼續討價還價:
“一塊六,不要在乎那一毛幾角,你賣的話,現在就挑雞,不賣我們這就走人!”
嘴上勸人家不要在乎那一毛幾角,可李秀蘭自己,這一輩子,卻都很在乎那一毛幾角,她節省慣了,能少花就儘量少花。
“行行行,今天就虧本賣給你們好了!”
中年大媽最終妥協了。
李秀蘭開始挑雞苗。
她問王二海:
“是想要公雞,還是想要母雞?”
王二海驚訝:
“這麼小的雞崽,能分得出公母?”
農村人都知道,剛孵出來沒多久的小雞崽,長得都幾乎一個模樣,叫聲也差不多,一般人根本就區分不出公母。
李秀蘭卻笑道:
“能,咋不能了?”
她養雞多年,無論是大雞,還是小雞,她一眼就能看出公母來。
她還教王二海技巧:
“這很簡單,抓住小雞的雙腳,倒放著,會抬頭的就是母雞,不會抬頭的就是公雞。”
王二海驚訝:
“這麼簡單?”
李秀蘭笑嗬嗬道:
“對,就這麼簡單!”
王二海疑惑:
“這是什麼原理?”
李秀蘭笑著說:
“我也不知道什麼原理,反正以前你外婆就是這麼教我挑選的,這種方法,挑十個至少有九個是正確的!”
王二海覺得好神奇。
與此同時,不得不承認,這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經驗,雖然不清楚原理,但卻很實用。
就如中醫一樣,有些藥不知道原理,但就是能治病。
根據這個方法,李秀蘭和王二海開始挑雞苗了。
王二海希望挑多一些母雞。
一是因為這邊做白切雞,一半都用還未下蛋的母雞來做。
這種母雞肉質好,而且有雞味。
二是因為這些小雞崽,都還沒閹。
如果養的是公雞的話,等雞崽長大一點,還得請專門的閹雞師傅來閹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