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網協那邊聽到了風聲,說u17賽事的年齡要硬性下調,網協這邊也就把集訓營的進入年齡也下調了。
因此,這批新進的組員基本上都才十多歲出頭,還是一群孩子。
作為孩子的他們還有無限機會,不必為一次練習賽的勝負而困擾著。
這片球場和原先高中生們用的場地不一樣,是一片塑膠硬地。
‘嗖嗖’的摩擦聲,球拍擊中黃球而後再發出去的清脆的‘砰’聲。
這原先應是很突出的聲音,可奈何這一片的場地都在比賽。
這片塑膠場地被一堵堵高聳的鐵網牆分割成數十個大小一致的網球場,加繆曾經在坐飛機路過這片場地,在空中看來,那像是一個個空置的小格子。
若是放上人,在空中看來大概就像是生物實驗室中關著‘不斷躍動’的螞蟻的小盒子。
但不把人比作螞蟻的話……
身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正在逐漸‘加熱’這塊場地,雜亂無章的摩擦擊球聲音,還有那時不時有人因為一局比賽的輸贏心理防線崩潰的嘶喊聲音……
相當高壓呢。
如果隻是抱著‘成為有名的職業選手’的簡單想法而進入訓練營的話,大概不用等到一個月後,這群孩子就要走掉大半了。
加繆極其理所當然的想著。
這並非是指責技術上的問題,畢竟集訓營也是有門檻的,而是追求所謂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態。
小小訓練賽的壓力都受不住的話,那怎麼能承受的了代表國家而出戰的壓力呢?
抱著些當時的自己都想不透的想法,當時的加繆開始在人群中尋找那個名叫‘普朗斯’的孩子。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那不斷攢動的人群中,一抹亮粉先闖入了他的視線中。
那是在一塊靠路邊的網球場地的後麵,加繆的視線要越過另一個人才能看到。
粉發少年緊盯著麵前的紅發男,身體隨著球來的方向跑動。
他的頭發被高高挽起,但也許是因為不斷跑動的關係,已經鬆掉一部分了。
不知為何,加繆的目光被他吸引。
加繆看著那少年的步伐,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卻又說不上來。
發球和擊球都沒什麼太大‘問題’,要說是‘風格’……
也許是……有些慢?在這片抨擊聲不斷的球場中而言。
加繆注意到,粉發少年在網球飛來時總會停頓一小下。
這雖然在總場比賽中不起眼,但還是讓加繆留意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