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雜誌的記者是今年二十七歲左右,姓原,但他臉方方的,可一點也不“原”。
但原記者看著顧陸的第一句話就是,“顧老師,非常榮幸可以采訪您,我是看你作品長大的。”
“……”顧陸看著對方略顯老成的臉回應,”可我也隻是寫書比較早。”
是比較早,初中就發故事會了。
原記者對麵前作家的資料那是門清。
很快他也進入工作模式,請問道:
“那麼顧陸老師,能參觀一下您的創作地點嗎?”
“當然沒問題。”顧陸領著記者走進書房裡。
文人的話真的不能信。就好比,餘華回答記者:“都說了比喻非常日常化,非常普通,那其實是我認識的字少。”
你信嗎?真的相信那就好玩了。看過餘華前期作品就知道,他閱讀過大量的西方文學,是出了名的先鋒作家,認字少……純屬已讀亂回。
所以咕嚕大王也開始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比如當記者詢問到,“《平麵國》《小王子》《少年中國說》等作品都是在高中時期創作,請問是如何一邊保持學業,一邊保持創作,請問有什麼可以分享的技巧嗎?”
“年輕人創作就是思考太多,我認為我當時就是想得夠好,以前是打開本子就是寫,現在是打開ws就開始……”
等等,都是這樣式兒的。
顧陸還加上了幾句餘華式幽默。
今日的采訪讓原記者,幾乎是顛覆了他對顧陸的認知。
“假的吧?寫書就是為了可以上學不被老師管?”原記者直到從顧家離開,仍舊不相信。可對方的眼神好像很真誠。
原記者給主編報告,[主編,我好像采訪到一些有意思的事。]
相信專訪發出去,也會顛覆其餘人。
《人物雜誌》的采訪過去幾天——
“軲轆,我看網上的新聞說,《來自新世界》在英美禁了,沒什麼事吧?”李古圓開門見山的問,“感覺也沒有很紅吧?為什麼會這樣?”
一旦內心有想法,就按捺不住想要實施,如同有個好的開頭創意,作家會忍不住寫下來。如同看見一本好書,就想要安利給身邊的人。
沒等到暑假,在《來自新世界》上市銷售十天左右,顧陸準備送達第一個時光膠囊。
直接給李古圓。
也不知道這家夥寫了什麼。
很期待對方反應的顧陸,沒曾想湯圓一句話讓他呆住了。什麼玩意?新書被禁了?
“你怎麼一臉驚訝?”李古圓瞧著當事人奇怪的反應,拿出手機,是不大不的熱搜。
來自於一個采訪片段——
海雀圖書副總勞尼說,“來自新世界這本書因為一些因素不適合歐美市場。顧陸先生的下一部新作,我們很希望可以合作。”
備注:海雀圖書與顧陸有數年合作關係。
事實上勞尼說得也沒錯,因為《來自新世界》一些設定,並不好翻譯,文風也不適合歐美。副總的勞尼還是有眼光的,他要說的也是這件事。
可被有心之人(郭大法)加以利用,在視頻後麵加上了一些的內容。
“權力招致腐敗,絕對的權力招致絕對的腐敗。這一論斷絕不僅限於政治上的權力。與個體不相適應的過大權力,遲早必將導致其主人的滅亡,也會給周圍帶來莫大的災禍。”
大概是這一類,書中對宗教、種族、階級以及社會的描寫,還有就是阿爾吉儂反抗的一些話語。
末了再填上總結:“他們在害怕什麼?!”
瞬間就吸引了網友討論。
有人認為是作品太紅,被資本主義為首的西方國家禁了。也有人說,是書裡對宗教“神創論”刺果果的諷刺,因為書裡幾乎等於神的人,創造了低級人類“化鼠”。
更有真相帝說,“剛從美利堅回來,一看那麼這些言論,就知道沒法出國。美利堅反zf反宗教的作品多了,怎麼可能是這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書裡對階級製度的諷刺,以及對烏托邦的批判得罪了一些人。我就透露一點吧,某個大佬出言,不讓顧陸這本書進入美國,哦對了這位大佬姓本傑明。”
實際上都是扯淡。
另一種角度,能夠引起大多數網友扯淡,那就是熱度。郭大發還真是個天才!
出院出院。
因為禁書是小夥伴們最愛看的,否則你以為為何勞倫斯的作品在國內銷量拔尖,和英國二十世紀的其他作家相比。還不就是因為他的書因為對性描寫太露骨被禁……有一說一,《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真的,嘖嘖。
“什麼樣的作品,歐美不敢上”、“顧陸自己勇嗎?那我必須要看看了。”、“簡介和名字完全不是我的菜,所以前麵宣傳得再火熱,我也不為所動,但現在是我的菜了。”等等言論。
不少網友們衝了。
故此,這股子東風,《來自新世界》的銷量又迎來了一個爆發。
“糊塗啊,兄弟們糊塗。”顧陸搞清楚情況,對再度暴漲的銷量,他也隻是在心頭默默想。
畢竟,錢都是他掙的。
新世界的後勁兒也充足的呢,姚小駒已和霓虹動漫公司在拉扯,用不了多久就會改編動漫。
價格其實沒什麼好拉扯,顧陸名氣擺在哪裡,明碼標價。主要是顧陸提的要求,能接受的動漫製作公司少。
“嗯——應該沒什麼事,打不了下本書再考慮歐美市場。”顧陸理清楚前因後果回答李古圓。
“那就行……”李古圓其實更好奇,“軲轆那這本書不能在歐美發布,真是太紅嗎?”
人嘛,都有好奇心,特彆是當一個問題全網熱議。
“這個不重要,”顧陸說,“你還記得我們你自己高中時期寫的時光膠囊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