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音放下茶杯,搖頭一歎,“本以為這次可以壓過你,沒想到我的悉心調教還不如白素素你的靈光乍現,看來今年的花船會又是你碧雲軒的了。”
“哦,是嗎?我看未必,蘇長老不是還有秘密武器沒使出來嗎?”白素素目光透過窗戶,望向了遠處駛來的竹筏。
錚!
一道琴聲入耳,拱橋上原本已經準備離開的人們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什麼情況?滿春院與碧雲軒的美人都已經出現過了,那竹筏上的會是誰在撫琴?”
“等等……那不是一條竹筏而是……五條竹筏?!”
……
第一條竹筏緩緩飄來,竹筏之上赫然立著一幅道觀的畫像,有一人站在竹筏中央。他年紀十三歲,手持仙劍,身披黃色道袍,一副道士穿著。
樂起,劍舞。
鏟妖除魔上官家,家主小妾生雲青。
從小喪母兵人命,四個時辰修道法。
不痛不癢戰師兄,總角無敵家族中。
食餐寢寐多除妖,乘轎除妖唯出行。
當第一條竹筏飄過時,第二條竹筏緊隨其後。
在一片庭院的背景前,三道人影逐漸清晰,其中一人身披黃袍,目光冰冷,個頭明顯比之前那人高出一截,明顯是長大後的上官雲青。
另外兩人皆為女性,其中一人與上官雲青年紀相仿,是為上官雲青的師妹。而另一人裝扮怪異,身材矮小,形如蜘蛛,全身上下都是鞭撻的傷痕,是為師妹手下的蛛妖。
樂聲不斷,哀傷中多了一份溫馨。
為成雲青心中人,蛛妖被派送信去。兵人之名聞於耳,蛛妖心懼信交予,然則療傷解符咒。
次日清晨暗中望,不想一劍斬房簷,隻求答案為不殺,試問為何殺心起?隻因雲青是道士,斬妖除魔為職責,雲青恍然大悟歎,再放蛛妖隨遠去。
三日清晨守房簷,一劍再斬房簷毀,以為刺客動殺意。蛛妖不顧性命憂,毅然決然吐絲去,一劍指喉斷絲線。回眸再見織錦現,兵人禁行鎖院中,風光無限看不見,蛛妖願成兵人眼,
妖絲織錦外景現,取名清瞳奉左右。
家族隻知除妖命,未曾問其知所欲。
而今小妖織錦獻,從此遇妖留生路。
拱橋上,兩岸邊,人們的焦點從第二條竹筏的上麵,落到第三條竹筏之上。
竹筏上,四人成行,一人為上官雲青,一人為蛛妖,一人為上官雲青之父、上官家主,上官雲幕,一人為上官雲青的師妹。
雲青退妖不殺妖,家主震怒施懲戒。
吊樹鞭撻傷筋骨,三天三夜不餐食。
夜晚蛛妖救心切,繩有禁製警告之。
再看織錦繡風景,心中無怨亦無悔。
場景變換,竹筏上的幕布由屋外轉換為屋內,一摞一摞錦畫被隨意的丟棄在地上,小蛛妖滿身是傷的躺在地上,手腳皆被捆綁。
蛛妖錦畫家主知,師妹從旁替求饒。
欲將逐出上官家,念其年幼有功勞。
立功贖罪殺蛛妖,說服族人既追究。
蛛妖重傷請寬恕,雲幕目堅殺心決。
師妹再次好言勸,無可奈何拔劍起。
劍出往事浮雲散,劍落蛛妖懷中抱。
一聲不起轉身離,兵人之命為己活。
“如果我們能活著出去的話,萬水千山你願意陪我一起看嗎?”
上官雲青抱著重傷的蛛妖,一步一步的走出大堂,剩餘兩張竹筏上站滿了同樣一身黃色道袍的道士。
悲壯淒美的琴音陡然而起,在一片叫嚷聲中,數百把飛劍如銀河般高懸於夜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