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棲霞城中的公主府,書房中。
此時僅有三人在場,皇甫萱坐在主位上,擺手示意駱、崔二人用茶後,道:“崔將軍,不知馬將軍和另一支平洲火器營...是否已經和你部會合?”
崔玉陽點頭:“從幽州拔營後,我一直故意拖延行程,就隻為等待馬叔率兵與我在益州會合,並一道入境大梁。此時,他已在我軍中,明日便可抵達棲霞城外,九殿下大可放心。”
“少帥已傳來密信,讓吾等全力支持殿下奪位,自不會怠慢。”
皇甫萱麵露微喜,“好!有了崔將軍與馬叔的鼎力相助,以及本公主留在梁京的暗衛,加上昆侖族的策應,攻破梁京城指日可待!但父皇一向謹小慎微,且生性多疑,咱們想要奇襲成功,仍需從長計議!”
“殿下有何打算?”
“梁京原有三支遊騎兵師團拱衛,雖然皇甫神奇趕赴北域關時帶走了一支...但其餘兩支師團仍有近四十萬大軍,且是精銳中的精銳,並不比你們西楚皇城軍差!要拿下梁京,必先鉗製這兩支師團!”
皇甫萱緩緩道:“我會迫使元昊寫下密信,奏請父皇讓你部二十萬大軍先駐守梁京,隻分出十萬部眾先行開赴漠北戰場。而你部留下的二十萬大軍,務必助我拖住那兩支遊騎兵團,讓棲霞軍有奇襲的契機與時間!”
崔玉陽皺眉,“你父皇會同意?”
皇甫萱篤定道:“他會的,隻要元昊肯上書建言!父皇對元昊那老匹夫極為看重,有他建言,父皇定會考慮。加上...父皇本就有借蠻夷人除去你們西楚皇城軍的想法,此番你故意兵分兩路,便是正中他下懷,他豈會拒絕?”
“皇城軍若是分批趕赴大漠,力量相對分散的情況下,在父皇看來...蠻夷人就更加容易將你們逐一擊破。等先行的十萬大軍被打得差不多之後,後續的二十萬援軍才到,蠻夷人的勝算會更大!他借刀殺人的目的也就更容易達到...”
“同時,皇城軍分批開赴戰場,先損失十萬人,皇甫神奇能成功截斷你們後路,鎖死蒼山營關隘的成功率更大。父皇又豈會拒絕?而他多疑謹慎,定會嚴令京都師團時刻監視皇城軍!你的任務就是...在棲霞軍奇襲梁京時,拖住兩大遊騎兵師團的馳援速度!”
“我攻入皇城後,會迅速挾持父皇頒下聖旨,令退所有援兵,並禪讓於我。屆時,木已成舟,梁京和父皇都在我手中,誰敢不從?”
駱、崔二人對視一眼,相繼沉默。
心中自知皇甫萱此計雖見可行,但具體實施仍需巧妙布置。
稍頓之後,駱春道:“分兵之計,雖見可行。但陛下多疑,仍需謹慎鋪排。否則,一旦被陛下看出貓膩,後果不堪設想。崔將軍是武將,皇城軍在他手中,可發揮最大戰力。當由他帶領二十萬將士駐守京都,以迷惑陛下!”
“一員猛將帶著二十萬外邦精銳大軍駐守在梁京附近,等同在陛下頭上懸著一柄利劍。按照陛下多疑謹慎的脾性,他必會下令拱衛京都的兩大師團嚴密監視,確保皇城軍不會有異心。繼而,可達到鉗製的效果。”
“而卑職則帶著另外十萬人開赴漠北,在陛下眼中,卑職乃一介文官,本就不懂領兵。讓我帶領十萬將士上戰場,等同去送死,他不僅不會起疑,而且樂見於此!如此安排,有兩大好處。”
“其一,能儘可能減輕陛下的疑心。其二,崔將軍擅長領兵布陣,有他帶隊駐守梁京,更能有效鉗製陛下的遊騎兵!”
皇甫萱聽後,亦覺有理,正色點頭道:“駱卿言之有理,就這麼辦!今夜,本公主會連夜迫使元昊寫下書信,讓父皇同意皇城軍暫時駐守梁京。明日一早,便差人八百裡加急送入宮中。”
“皇城軍大部隊一到棲霞,崔將軍即刻領兵直撲梁京西翼,父皇得到消息,肯定會下令兩大師團跟蹤監視。那時,梁京的拱衛力量就隻有城中的五萬守軍!我三萬棲霞軍,加上馬為先的五千火器營,另有昆侖族在城中策應,可迅速以雷霆之勢攻入城中!”
“至於你,就帶著另外十萬兵馬開赴北域關!記住,蒼山營軍寨現在已落入皇甫君安手中,唯有拿下他們,才能給李宣留出退路。但且先不要輕舉妄動,一切聽李宣和莫離安排!”
駱、崔二人起身拱手應是。
隨後,三人又密談了一些分工的細節,務求將計劃完美且順利地實施。
次日正午。
皇城軍大部隊依次抵達棲霞城郊外,經過駱、崔二人聯合下達命令之後,其中二十萬人短暫休整,隨即再次拔營直撲六百裡外的梁京西翼。
同時。
由十幾名輕裝傳令斥候組成的小隊,分頭從不同的官道方向快速奔赴大梁皇城。
其中一人的身上,便帶著元昊親筆所寫的密信...
隻待送抵皇甫英雄手中,西楚皇城大軍便可暫時駐紮在梁京附近,為皇甫萱的後續計劃做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元昊雖是當朝首輔,頗有忠心,但真正到了生死關頭,卻也不得不為自身性命與家中的妻兒著想。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且不管皇甫萱能否造反成功,收拾他元昊一家三族卻是可以做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昊要想表忠心,亮骨氣,就難免要搭上自己的三族性命。
於他而言,代價是巨大的。
留得青史之名,卻要以身家性命為鋪墊,此等風骨...並非所有人都能具備。
皇甫萱沒耍什麼手段,隻是稍微一脅迫,元昊就駭然寫下了書信。
無可厚非!
人性自私,又哪來那麼多胸懷天下與忠貞不二?
駱春則帶著另外十萬眾緩慢行軍,轉道朝蒼山營出發。
他行軍的速度並不快,隻因原則上這樣的分兵計劃,仍需皇甫英雄的許可。
雖明知對方大概率會同意,但在聖旨沒有頒布之前,身為“外臣”的駱春與皇城軍所部並不好提前趕到,以免折煞了大梁朝廷的臉麵。
畢竟,現在身在外邦國境,外邦皇帝沒有明文下達之前,是不好僭越的。
至少在皇甫萱沒有和大梁朝廷正麵撕破臉皮之前,不宜強行辦事。
皇甫萱通過手下的心腹女佯裝向皇城軍提供北伐輜重,等一隊西楚皇城軍前來接收物資時,棲霞城中的三萬將士卻扮成平民腳夫趁勢混入了隊伍中。
來時皇城軍的後勤隊隻有萬人左右,離開時竟多達四萬餘人...
這樣的情況,若是放在皇甫英雄眼中,定能看出貓膩。
但此時的棲霞周邊,已完全是皇甫萱的人,消息又如何能傳到梁京?
元昊等人此來迎接西楚皇城軍,隻帶了百餘護衛,都已經被駱春的手下控製,萬難往外傳出消息。
在進軍梁京的途中,這三萬棲霞軍便隻是普通百姓,負責將輜重運給西楚皇城軍的,可沒有其他的想法。
不過,到了梁京城外後,普通百姓突然變身造反大軍的話,明麵上就不在崔玉陽和駱春的控製之內了...
而棲霞城所謂獻給皇城軍的輜重,其實都是打包好的武器與鎧甲。
運糧隊隻要抵達京都附近,便會連夜武裝,奇襲梁京城!
十天後,夜幕。
以平洲火器營領銜的運糧隊在距離梁京六十裡外的一處山林中紮營,部隊本可急赴京都,但作為運糧隊主將的馬為先硬是以將士疲乏之名,堅決在此休整,明日一早再入城。
先行趕來迎接的梁京守備軍無奈,隻能順從了友軍的這個小要求。
大帳中。
馬為先、皇甫萱與棲霞軍的主要領兵人物都已在場,麵前的桌子上鋪著一張梁京布防圖,是從元昊手中得到的。
元昊身為大梁一品首輔,既是文官之首,也是軍機大臣,自然是有資格接觸京都布防事宜的。
就算他無法將輿圖帶出皇宮,也是深知梁京的日常守備情況的。
皇甫萱臉色凝重,手指點在圖上的幾個位置,沉聲開口道:“梁京守衛森嚴,主城六十裡範圍內,遍布烽火台預警網絡。一旦發現異動,烽火煙霧一起,京城便會緊急戒嚴,四門緊閉。”
“負責拱衛京都的遊騎兵師團也會迅速趕來,將梁京護城鐵桶。大軍要成功起勢,必先除掉這些烽火台,阻止梁京各部之間相互取得聯係。否則,就算我們能接近城門,亦沒有破城的勝算。”
馬為先點頭,“九殿下言之甚是。根據元昊提供的輿圖,前方五裡處的山上就有一處烽火台,且是梁京防護圈的首個預警據點!拿掉這個據點,阻止他們燃起烽火,其他烽火台沒有前者的信號,必然不敢妄自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