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著此時城牆上漸顯騷亂的梁京守軍,以及一字排開正各自找準位置自由開炮的平洲火器營,乍起的衝天硝煙,不覺冷笑。
這場攻城之戰,從她開始萌生反心,到密謀起兵,再到如今的兵臨城下,隻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可謂是倉促與果決並行,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放在其他人身上根本就無法做到。
乃一場不可複製的謀逆之舉!
在古代謀逆篡位,不勝枚舉,但成功者屈指可數。
有的人密謀長達數十年,隻待一個十拿九穩的契機,起兵後仍需經曆嗜血征戰,最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而她卻僅僅籌備了半年,就已然劍指皇都,且勝算極大。
若說當中沒有一些常人無法具備的因素,那就是假的。
首先,如果當初她沒有選擇與尋常公主截然不同的方向,甘願放棄京都養尊處優的貴族生活,深入疆場磨煉意誌,並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成為大梁的女戰神,北域軍有史以來的第一名女性主帥,那...便沒有造反的第一要素,威望與軍心!
起兵造反,首先要有兵!
有軍心支持,才有定鼎江山的資本,不是?
她在自己人生韶華,最美麗最高光的十五六歲年紀...深入軍中前線與底層士卒浴血奮戰,放棄了那個年紀本該躲在父輩庇護下,早早相夫教子的安逸生活,在取舍之間選擇了先苦後甜,為她今時今日的這一步做出了堅實的鋪墊。
統領北域軍的數載時光,數度以強硬態勢擊退蠻夷的進攻,再到兵出蒼山營,聯合棲霞軍掃蕩大梁蒼山平原上盤踞的數萬麻匪,都無疑為她奠定了極為厚實的軍中底蘊與威望。
以至於當她受命重返北域關,在皇甫神奇已事先趕到,並意圖奪取要塞大權時,僅僅一出麵,留下一句話,就能讓數十萬北域大軍甘願聽從李宣與莫離的指派,而無視皇甫神奇這個梁帝欽點的監軍權威。
多年來,她愛兵如子,數度接濟那些從北域關前線退下來的傷兵與平民,將本該是她私產的棲霞城領地當成了傷兵與流民的安置地,更讓她在京都以外大獲民心,並擁有仁義之名。
棲霞城數萬百姓,明麵上以帝君為尊,實則卻隻對她唯命是從。
站在底層百姓的角度,誰對他們好,誰能給他們提供安穩的生活條件,就會選擇支持誰,而非虛無縹緲的一紙聖旨。
這也是皇甫萱為何能在一夜之間將棲霞軍擴張到三萬人的原因。
棲霞城的居民,大多是前線退役的老兵,亦或家屬,皇甫宣給了他們一個家園。
反過來,當皇甫萱需要幫助時,那些人又豈會猶豫?
當命運結成共同體時,上下才能一心!
再者,在皇甫萱成功獲得戰神之名,立下赫赫功勳,隱約已經功高蓋主時,又適時激流勇退,不僅將北域軍重新交給了朝廷,還不惜放下身段甘願充當“綠葉”,陪伴自己的阿兄出使西楚。
如果她不交出兵權,不去這趟西楚,也就不會認得李大當家。
不認得李大當家,也就得不到虎威軍的支持,沒有虎威軍火器營的支持...她便沒有任何把握能打下梁京,並鉗製拱衛梁京的兩大遊騎兵師團。
如果在她遇見化名“彥祖”的李大當家後,沒有心悅之,沒有不惜代價,甚至用計奪取了李宣的“貞操”,那如今的局麵亦不會形成!
要知道的一點是,縱然李宣有心幫助她在大梁國內穩住地位,但其實對啟用西楚皇城軍助她造反,是持保留意見的。
畢竟,皇城軍一旦牽涉其中,意義便有所不同。
結果就會上升到兩國邦交的層麵,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諸國混戰。
但好巧不巧,正因為當初她在李宣與柳棲鳳洞房之夜,用計奪取了他的貞操,並成功懷上了“小小帥”,才讓李宣不得不落力插手。
李宣若不是個畜生,就不會任由她與腹中孩兒涉險,故而即便明知不可為,也要冒險全力幫助她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