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林羽馬上組織人員,開始嘗試全新的設計和製作。
陳老帶著徒弟們日夜不停地鑽研,把木雕技藝巧妙地運用到一些小型的家居飾品上麵,比如雕花的梳子、精美的首飾盒等等。
陳老一邊指導著徒弟,一邊說道:
“娃們,可得用心啊,此木雕不僅要美觀,還得實用。”
徒弟們連連點頭,手中的刻刀不停。
蠶娘們也在全力改進絲綢的製作工藝,嘗試用更簡單的方法染出鮮豔明亮的顏色,設計出更簡潔大方的服飾款式。
一位蠶娘拿著新染出的布料:
“姊妹們,汝等觀此顏色如何?”
大家圍過來紛紛發表意見。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非像想象中那樣順利。
新設計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並不熱烈,百姓們好像對這些改良後的作品並不感興趣。
在街頭的攤位前,一位百姓看了看木雕擺件,搖搖頭:
“東西好看是好看,可吾等現在沒閒錢買啊。”
一時間,大家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
眾人愁眉不展,每日皆是唉聲歎氣。
林羽亦是心急如焚,四處奔走尋覓轉機。
這一日,林羽在參加一場城中的慈善義賣活動時,偶然結識了一位來自海外的傳教士詹姆士(jas)。
當時,林羽正拿著一件精美的木雕向眾人介紹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詹姆斯被吸引而來,站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活動結束後,詹姆斯主動上前與林羽攀談:
“先生,您方才所講,實在是精彩至極啊。”
林羽禮貌地回應:
“多謝誇讚,不知先生您來自何處?”
傳教士微笑著回答:
“吾來自遙遠之異國,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充滿好奇與向往。今日得見您所展示,更是深感震撼。”
林羽便與他多聊了幾句,在交談中,傳教士目睹了林羽等人的努力和困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