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孫傳庭出山_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9章 孫傳庭出山(1 / 1)

三位親王擔任宗人府主官後,更是沒有了就藩的理由,他們如同大明官員一般領取俸祿,以此養活一家老小。

為此,惠王與桂王都停止了納妾,兒女眾多,實在是養不起。

張薔為了嘉獎三位親王,每人賜予了一座上千畝的大莊子,這些莊子是從朱由校名下劃撥的。

要讓馬兒奔跑,還得讓馬兒吃草,轉彎太急容易翻車,得讓這三人有些俸祿之外的收入,他們心裡才能平衡。

宗人府重建的消息,以及瑞王被處置的消息,隨著邸報傳遍各省,各地的藩王宗親開始惶恐不安,不知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命運。

新官上任三把火,宗人府重建後發布的第一道宗人令,便是為宗藩謀福利:為了減輕各地宗藩的負擔,允許各藩親王、郡王將王府護衛上交朝廷。

大明初立時,親王們擁有三衛護衛,按一衛五千六百人計算,一個親王擁有一支一萬六千人的軍隊。特彆是明初封在大明邊鎮的親王,是朱元璋心目中的“藩屏”,守土有責,他們擁有的軍隊更多。

正因如此,朱棣才敢起兵靖難。

朱棣之後,各地藩王的兵權被大幅削弱,但各王府仍有護衛,這些護衛仍需朝廷供養。如今朝廷拖欠祿米,有的王府,特彆是郡王府,已養不起護衛了。

宗人府急宗人所急,允許他們將養不起的軍隊上交兵部。

此令一出,河南的周王朱肅溱,因離京師較近,多多少少聽到了關於瑞王的一些風聲,他第一時間上交了周王府的護衛,稱開封地處大明腹地,安全無虞,周王府無需護衛。

其實,各王府的護衛,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與大明的其他衛所一樣,早已糜爛不堪,毫無戰鬥力。

要不然,洛陽的福王也不會被李自成烹煮。

周王府三衛便是一個例子:當初的三衛一萬五千多人,到如今,衛所兵連帶他們的家屬,早已超過八萬人。雖然有國初劃撥的衛所土地,但從一萬多人增加到七八萬人,若非朝廷兜底,周王府早已養不起。

如今,周王寧願將衛所的土地歸還三衛,也要甩掉這個包袱,因為他聽說朝廷不再為王府護衛兜底,要讓他們與大明的其他衛所一樣,憑衛所土地自給自足。

作為第一個響應宗人府號召的藩王,周王朱肅溱受到了天子和太後的嘉獎,得到了一批從京師運來的新作物種子。

此外,周王還被提拔為宗人府左宗人,協助宗人府管理河南的宗藩事務。

有了周王做榜樣,河南的趙王、鄭王、崇王紛紛上繳王府護衛,三王先後受到嘉獎,得到了新作物種子。

河南還有唐王、潞王、福王沒有動作,唐王府此時正陷入內訌,無暇顧及朝堂之事。

潞王是萬曆帝的弟弟,深得李太後的寵愛。據說,李太後教導萬曆帝時,萬曆帝稍有忤逆,李太後就威脅要將皇位轉給他弟弟潞王。

萬曆帝在母後和張居正的雙重嚴厲管束下,整個青少年時期過得十分壓抑,所以後來叛逆起來,才那般驚天動地……

扯遠了,說回潞王,潞王繼承的是他叔叔景王的莊田,有三萬頃。正是有他這個前車之鑒,萬曆帝才會給福王朱常洵劃撥四萬頃莊田。

潞王和福王莊田眾多,養得起護衛,又是天子近支長輩,根本不聽宗人府的倡議。

張薔沒有理會這三位,第一時間找來張維賢,讓他選派得力人手,趕赴河南,先整頓幾位王爺上交的護衛。

張維賢在軍事學院中選中了去年的武狀元吳三桂,準備派他去河南辦理這趟差事。

次輔兼兵部尚書袁可立認為吳三桂太年輕,整頓的又是王府的護衛,怕他鎮不住場子,建議派一個老成持重之人坐鎮,吳三桂作為副手更為合適。

張薔把崇禎年間有名望的臣子又想了一遍,一拍腦門,失笑道:“怎麼把這位牛人給忘了?”

“???”袁可立很少聽到太後如此誇讚一個人,他將朝堂上下有名望的大臣全過了一遍,也想不出太後說的是哪一位。

“袁崇煥的同年,山西代州的進士孫傳庭!”

此時的孫傳庭,名號尚未顯赫,還在家鄉閒居,袁可立自然沒聽說過他,疑惑地問道:“太後,此人有何特異之處?”

張薔道:“聽前往山西賑災的禦史回報,孫傳庭儀表堂堂,身長八尺,能左右開弓,武藝超群,是又一個盧象升啊。

而且,他雖然在家閒居,卻深憂時局,對賑災禦史提供了許多幫助,是個可用之才。”

袁可立對太後選人的眼光深信不疑,況且隻是整頓王府衛所這麼一個小差事,正好用來考察孫傳庭的能力。

………………………………

山西代州,振武衛,孫氏宅邸,賦閒在家的孫傳庭正在與他的學生們討論時局。

一位學生氣憤地說:“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們,不知怎麼想的,後金都被堵在關內了,多好的關門打狗的機會啊,卻生生被他們放走了。如果後金卷土重來,孫承宗、袁可立之流,就是大明的罪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被異國大佬強勢寵,敢跑,親哭你 野蠻纏綿 三角洲:說好去猛攻,花來什麼鬼 禁宮索歡!九千歲的對食丫鬟又想跑? 末日危機:從女寢開始求生之路 我,武鬆,靠科舉無敵!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