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門進入荊湘之後,占據了一處十字路口作為營地。
從四條主道交彙處向外,逐級設置拒馬陣、鐵蒺藜。八十名捕門高手,身披玄色鱗甲,手持長槍、大刀分列兩側,防禦範圍一直延伸至街道儘頭。烈陽之下,森光凜凜。
屋脊之上,四十名配備強弓硬弩的捕門高手半跪警戒,他們占據著地形的最高處,周圍一切風吹草動都難逃其法眼。
街道兩側的每一口水井,每一道暗渠,都有專人控扼,確保水源供給安全暢通。
在周圍居住、營業的百姓,全部被驅逐,空置下來的房屋,被分彆用作了宿舍、廚房、刑房、監獄、馬廄和武庫。
當蕭麥抵達此處時,幾十個赤膊工匠正掄著大鐵錘,往土地裡麵打木樁,木樁頂部裝有鈴鐺,用以防備敵軍從地下來攻。
整個營地,嚴密得如鐵桶一般,恐怕連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插得到處都是的五色旗幟,在肅殺的氣氛中獵獵作響。
旗幟上麵,繡有“閼逢”、“旃蒙”、“強圉”、“著庸”、“屠維”、“上章”等字樣,並各自分為青紅赤白黑五色。
這些旗幟意味著,多名威震江湖的捕門指揮,皆已親臨此地。
他們分彆是——
閼逢隊指揮,“無簿判官”桓無常;
旃蒙隊指揮,“攬月神手”奚尋蛟;
強圉隊指揮,“寒心公子”高勝寒;
著庸隊指揮,“滄海龍吟”宗星陽;
屠維隊指揮,“風雪連城”封雪廷;
上章隊指揮,“朝生暮死”陸朝暮。
司空禪正好從桓無常主持防務的街道路過,眾捕門高手見狀,立即撤掉拒馬和蒺藜,為上生校尉清出一條暢通的道路。
桓無常本人,也將哭喪棒插入腰間,上前拱手施禮:“歡迎校尉凱旋。”
司空禪一擺手:“免禮。”
桓無常又見到蕭麥,笑道:“好久不見。”
蕭麥點頭:“還行,也不算很久。”
東南西北四條主乾道交彙處,矗立著一座三層樓房,名為“鴻運客棧”。捕門此次紮營,捕神選中了這座客棧為“大帳”。
客棧四周,圍著一圈機關戰車,每輛戰車周圍,都配備著一群重甲捕手。
他們身穿銀白色的三層鐵甲,頭頂鋼盔,臉上還戴著陰森的鐵麵具,一眼望去,譬如寶塔,在烈陽之下煜煜生輝。
司空禪行至車陣跟前,甲士們不但沒有放行,反而繃緊身體,做出一副攻擊的姿態。直到司空禪抬手喊出口令:“四海升平。”眾人才稍稍鬆懈,放開一條狹窄的小道。
蕭麥心道:“這就是捕神的規矩嗎?哪怕是他的大弟子司空禪,也要憑規矩辦事。”
司空禪帶著蕭麥又往前走了兩步,來到客棧大門前。
旃蒙隊指揮奚尋蛟和屠維隊指揮封雪廷,親自在門前站崗,猶如兩個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