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麥求之不得,他撥馬上前。
裴三郎的想法很簡單,蕭麥胯下寶馬衝擊力驚人,所以要儘量縮短距離,限製蕭麥的坐騎優勢。
沒了戰馬,我堂堂將種,還捏不死一隻螞蟻?
勝負生死決於一瞬。
轉眼間二人已經出槍。
“砰——”
火花閃過,裴三郎大吃一驚,隻覺自己的長槍撞上了一塊堅不可摧的石頭,頃刻間就被反震開來。
原因無他,蕭麥的身形看似比裴三郎小,但裴三郎僅是將氣一層的普通將種,蕭麥則早修成了將氣三層。
將氣層數的差距,比武道境界還要誇張。
相差一個境界的武者,彼此間其實也有的打,高境界武者同時招架三個低境界武者,便可冠以善戰之名。
但將氣係統,純靠蠻力對戰,相差半個境界都是大人打小孩兒。相差一個境界,更是能輕鬆地以一當十。
蕭麥撥開裴三郎的長槍,一槍刺透鎧甲,紮穿胸膛,把對手龐大的身軀,狠狠地釘在了地上。
見裴三郎落地,眾人大驚,但一刻也沒有為他傷悲,因為根本來不及。
蕭麥剛把槍拔出來,他們便已經衝至近前,一時間槍戟齊出,劈頭蓋臉。
蕭麥亦揮舞點鋼槊,進行格擋反擊。
“砰砰砰——”
兵器相撞,火光四濺。
不得不說,裴仁義的親隨侍衛和大部分兒子,武功比尋常侍衛強得多,至少接戰後,他們的兵器都沒有被直接震脫手。
第一波衝擊不成功,他們順勢兵分兩路,把蕭麥圍在了正中間。
蕭麥此時不曾著甲,純靠肉身強度,擋不住將門中人的長槍突刺。
人的身體構造也決定了,隻適合正麵對敵,後背是巨大的破綻,被圍了肯定要吃大虧。
但應付這種情況,蕭麥有十足的經驗,何況他的戰鬥力隻發揮了不到五成。
“馬哥,衝潰他們!”
蕭麥勾住馬背,身體一斜,幾乎與地麵平行,以此躲開超過半數的敵人,然後憑開山之力,撥開另一側刺過來的四杆長槍。
同時紅鬃馬衝著敵人就奔了過來。
迎麵撞上了裴仁義的胯下將馬。
將馬之間,也有優良中差,像裴仁義這樣實質上早已脫離軍隊的,隻分配了一匹早年就跟著他的老馬,遠不如當初韓撼嶽的戰馬精銳。
相撞之後,紅鬃馬一口咬住將馬的脖子,腳下再一絆,當場就把裴仁義連人帶馬一同掀翻。
另一邊,蕭麥借助紅鬃馬衝撞時的慣性,揮戟砍向對麵的馬腿。
四匹戰馬登時受傷,全部撲倒在地,連帶著眾將士也下餃子般墜落在地。
搞定這一邊,蕭麥才重新立起身,與另一邊的敵人交手。
敵人還想著分散開來,對蕭麥進行重新包圍,可剛剛分散,就被蕭麥抓住單挑的機會,一槍刺中了一個敵人的心口,將其擊落馬下。
他們頓時想到還得重新集結,但已經來不及,蕭麥由遠及近,各個擊破。
等裴仁義重新上馬時,他已經損失了兩個兒子和兩個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