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玄天麒麟皇的禮物_創世破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創世破劫 > 第259章 玄天麒麟皇的禮物

第259章 玄天麒麟皇的禮物(1 / 1)

推荐阅读:

“要你等一下,就等一下······!”玄天武一臉嚴肅,甚至帶著幾分嚴厲,又帶著幾分不舍。

“好,天武祖······!”文心衍也不推辭,他其實也有些不舍。此次出去,便要準備去往神廟之外,就算再次回來,再進此大殿也不會待上太久。

若往深處探尋,下次再進天龍秘境,再來此神殿之中,就不知是何時日了。

“此次,你開脈境,基本已築基完成,但切記不要全力催發,否則還是有靈力暴走反噬風險·······!”玄天武繼續再次叮囑道。

此時,文心衍雖然開脈境已然鞏固,也走了十多年的鞏固修煉,重塑根基。但除了“木大玄脈”一百零道,“雷大玄脈”十道,“光大玄脈”五道之外,其餘玄脈也僅在,原有基礎再多一道,均為三道。

雖說“木大玄脈”,將其餘“神竅玄脈”隔離開來,將他體內靈力也穩定下來。不會被外界影響乾擾,導致逆亂暴走反噬。

但若是,他自己將靈力全數開啟,卻會因靈力太過繁雜,也必然會有暴走危險。輕則重傷五內俱損,重則經脈儘毀,神竅玄脈破碎身死道消!

“小子,記住啊······!”

“天武祖,放心······!”

“一定記住啊·····!”

“放心,天武祖······!”

文心衍不厭其煩,每一次都認真回應。他知道,是這位十萬年歲老人的關心,便一次次認真應允,毫無半點不耐煩之舉。

“給你······!”玄天武手一招,一連串玉符飛入文心衍手中。

“這是什麼······?”

“這些玉符,乃是各種功法,其中品階有高有低,屬性各有不同,信得過之人,便傳高階功法。其餘低品階的,儘量在人族之中傳播開來······!”

文心衍旋即神魂深入這玉符之內,“天地玄黃”品階功法應有儘有,其中每一等級,還分上中下、巔峰、圓滿,共分四品五級,二十等。

這些皆是,上古人族功法。看來,玄天武已找到應對功法篡改之法,要文心衍把正確功法傳播出去。

而在這功法之中,還有這聖品功法十八種,其中“曜日聖光經”也在其列,在原有基礎上修改優化,已然成為一部巔峰功法。

“這聖級功法,你就不能外傳了,隻能傳給極為信任,心性純良之人!否則,便會誤我人族······!”

玄天武隨機說道。他雖是至尊神獸,但卻是人族護族大帝。自然以人族自居,同時他也是文心衍先祖生死兄弟。更是受其先祖承諾,其後人皆視他為祖宗先祖。

“這改良曜日聖光經,勤加修煉,三年內便解決之前問題。若是,他已到八階,便有可能突破九階,迎來天劫,要早做準備······!”

“明白了,天武祖,這事宜我一定謹慎······!”文心衍旋即說道。

“外麵那個用雷鞭的小子,你把“陰陽神雷訣”傳給他,其他的你可以傳天級功法······!”

“好的,天武祖······!”文心衍心中不僅嘀咕,天武祖還特意指明,將一部聖級雷係功法傳於薑玉俊。

若是玄天祖不說,他也會將這部功法傳於他。但有了天武祖首肯,那自然再好不過。“不過,為啥天武祖,區彆對待呢······?”

“哦,對了!哪個白衣服的小子,你不用傳·······!”玄天武旋即說道。

“白衣服的······?”

“嗯,就是那個沒多高的,白衣少年······!”

“天清兄······?”

“好像是,他陪你一起下來的那個······!”

“嗯,我知道了,天武祖······!”文心衍不禁心中再次嘀咕,為啥天武祖如此厚此薄彼!陳天清卻什麼功法都不要傳。

“不該問的彆問,不該想的彆想·······!”玄天武旋即繼續說道,顯然他再次讀到文心衍心中所想,讓他不要胡思亂想。

“好了,接住······!”

隻見,玄天武手一招,五件聖器向著文心衍飛掠而去,盤旋幾圈之後,落入他手掌之中。

第一件,乃是一柄細小飛刀。此飛刀,名曰“無極斬虛刀”。乃是真正帝尊神兵“無極斬虛刀”的仿品。雖是仿品,但也有著極強威能。

雖不能斬儘世間一切,但卻鋒銳無比,無影無蹤無痕無聲。殺人於無形之間,取性命於一念之間。

“這柄飛刀,你要慎用,品階太高,你現在靈力催動一刀,便會脫力,定要慎用······!”

“嗯,明白了,天武祖······!”

第二件,“萬靈衍天鼎”,此鼎可煉製丹藥,也可以禦敵鎮壓。

“我教你的丹藥之術,你也可以用此鼎嘗試一下······!”

“是,天武祖······!”

第三件,乃是一把長劍。名曰“帝心無極劍”。此劍,也是仿製於一件帝兵。雖不及原本“帝心無極劍”霸道強勢,但也是一柄絕世神品,乃是聖器之中的巔峰之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