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張居正的臉色突變_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1章 張居正的臉色突變(1 / 1)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錯愕:“實行考成法之後,大明王朝一年的國庫,竟然能盈餘七百多萬兩白銀?”

這一個數據,直接就讓明太祖朱元璋給聽傻了。

他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這麼多年,也一直都在發展大明王朝的經濟。

因為受過元朝苛政之苦,他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便在踐行“養民”的政策。

想通過降低賦稅額度,減少徭役征的發頻率,能讓大明的百姓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經營生活,恢複生產。

並且還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還打擊盜匪,嚴懲貪官汙吏等。

但是這麼多年下來,國庫盈餘最多的一年,也沒有達到四百萬兩的白銀。

若是遇上個災年,能有盈餘就不錯了。

一年下來國庫能盈餘七百多萬,他明太祖朱元璋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最後,明太祖朱元璋堅定的言道:“張居正的這個考成法,比咱這些年殺的貪官還有用。”

“雖然,張居正執掌了大明王朝的官場權力後,對官員的任用,都是唯才是用,難道就不懲治一下那些貪官汙吏嗎?”

一個大明王朝的中興時代,不懲治一下貪官汙吏,總讓明太祖朱元璋覺得少了些什麼。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要是在朕治理的時期裡,大明的國庫,每年都能盈餘四五百萬,朕也知足了。”

“這老大,都監國了這麼久,每年的國庫盈餘才這麼一點,他是真的該好好的向這張居正學習學習的。”

隻要國庫有了錢,他明成祖朱棣,寧願為子孫後代打一輩子的仗,開疆擴土一輩子,哪怕累死在馬背上,他也願意。

大宋高宗界,

宋高宗趙構:“雖說在朕統治的時代,並沒有使用白銀做為主要錢幣,以目前的彙率是兩萬貫錢,能換一萬兩白銀。”

“而大宋每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在六千至七千萬貫錢左右,折算成白銀,也就是三千五百多萬的白銀收入。”

“但是除去朝廷財政的支出,就算是朕所在的時代,也盈餘不了七百多萬兩白銀。”

“這個張居正的考成法,在朕治理的大宋時代下,也是可以使用的。”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這一期的天道盤點,不是老說後世大明王朝時期,窮的是大明的百姓,以及窮的是大明的財政嗎。”

“怎麼一用上這個考成法之後,就能有七百多萬的財政盈餘了?”

此時的唐太宗李世民,是真的想不通大明王朝,怎麼突然就多出了七百多萬的財政盈餘。

就這個數據,一年都能快能比他的貞觀盛世的兩年的財政盈餘了。

想不通沒關係,此時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經徹底的對這個考成法上心和上頭了。

有錢不賺就是王八蛋,他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不會例外。

大漢武帝界。

二十五歲的漢武帝劉徹:“七百多萬兩白銀,這後世是王朝,真是讓朕難以想象。”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好家夥,大明王朝的財政收入,一年下來居然還能有盈餘,並且還能盈餘這麼多,真叫朕大開眼界?”

一想到每年的財政總計例會時,嚴嵩父子報上來全是支出,高出收入的財政奏疏,明世宗朱厚熜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無比的黝黑。

“朕,現在就想看看嚴嵩父子,在這一期天道盤點結束之後,他們還敢不敢把他們做的財政奏疏,交給朕看?”

雖說在他明世宗朱厚熜,此時還沒有開放海運,也沒有與蒙古人進行互市。

也不奢求能像張居正執掌時期,能給大明王朝的財政盈餘七百多萬兩白銀,但你嚴嵩也不能老拿支出高於收入的財政奏疏,給他明世宗朱厚熜看吧?

最後明世宗朱厚熜喃道:“看來在這一世裡,這張居正目前還年輕,似乎也不需要熬到高拱下台的年紀了”

【在萬曆三年,大明的財政盈餘,能有七百多萬兩白銀,這不僅把統計的官員給嚇到了,就張居正亦是如此。】

【最後,張居正親自進行對賬核實,其中發現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海運的稅收。】

【因為在這一年裡,與海運相關的官員,更換的最頻繁,被治罪的原因,基本都是與貪汙和走私相關。】

果然,財政盈餘的大頭,來自海運與走私。

雖然這一段內容,沒有給出具體的稅收情況,但是諸天萬界下的帝王與名相們,都不是傻子。

自然能看清,突然多出不正常的盈餘收入,肯定是他們所在時期下沒有的稅收項目。

【同時發現,往年以來,比較難收的鹽稅,都非常順利的收了上來。】

【除了鹽稅之外,還有一項就是地方官府和衙門,交納的錢銀稅收,比往年多了將近三成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