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這李如鬆是有一定的政治頭腦的,並非不懂政治的單純武將那麼簡單。
又或者說,此時的李如鬆也是有他自己的私心的。
大明的南北兩軍之中出現矛盾與分歧,結果是北軍主戰,南軍主和,而大明的南軍還是以防患倭寇為主的部隊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南軍的領導人都是主和派了。
那麼他李如鬆所統領的大明北軍,就更沒有必要與倭寇死磕到底了。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後世的這些人啊,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思太多了。”
......
【在兵部尚書石星,還有大明朝廷中主和派的推動下,】
【以及東征大軍經略宋應昌的請功下,沈惟敬從遊擊將軍提升為大明東征軍參將,代表大明王朝再次出使與倭寇進行議和談判。】
【而倭寇方麵,也是再次派出小西行長為主使,負責與大明王朝進行議和的談判。】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三月十五日,小西行長選擇在龍山倉接見了沈惟敬。】
【之後,沈惟敬在小西行長的帶領下,在這龍山倉遊走了一番。】
【在沈惟敬的眼裡,此時的龍山倉仍然能看到不少被大火燒毀的痕跡,但是也有不少糧倉因搶救及時,看上去並沒有被燒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路上,小西行長的言語之中是非常的欽佩,李如鬆將軍不愧是大明的名將,能在碧蹄館戰後,在明軍將士人數部隊,處在劣勢的情況之下。】
【還能想出聲東擊西,再次偷襲他們龍山糧倉的策略,實在是讓他小西行長欽佩不已。】
【但是,在小西行長峰回路轉的介紹與帶領下,沈惟敬很快就被小西行長帶到,一處堆滿糧食的新糧倉處。】
【因為這些都是他們櫻花倭國的勇士,冒著大火給搶救出來的糧食,足足還有三四十餘萬石的糧物,被搶救了出來。】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這小西行長,不愧是倭寇大將中的智將人物。”
“三四十餘萬石的糧物,都夠十幾萬大軍,足足吃上四五個月都不成問題了。”
“但是,想要從在大火中搶救出三四十餘萬石的糧,那難度可不少。”
明成祖朱棣很明白,小西行長此舉的用意,不過是在為他們倭寇在談判中增加籌碼的一種手段罷了。
因為大明的軍隊通過偷襲的方式,燒毀了他們倭寇的糧倉。
這是無法隱瞞與掩蓋的事實。
所以小西行長乾脆就告訴沈惟敬,你們大明的軍隊想一把火燒毀他們櫻花倭國的糧食。
但是他們櫻花倭國士兵,也從大火中救出來了很多的糧食。
至於從大火中搶救多少糧食,我小西行長說了有三四十萬石,就看你沈惟敬相信與不相信了。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