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一年1593)七月二十一日,被倭寇俘虜一年多,並被送往櫻花倭國的朝鮮王子臨海君與順和君,及其陪臣抵達釜山。】
【之後,朝鮮王子在明朝使者是謝用梓,徐一貫的帶領下,順利回到了漢城。】
【在朝鮮王子回到漢城之後,小西行長針對朝鮮水將李舜臣的反間計也正式開始了。】
【當倭寇其它幾大軍團,成功退回到櫻花倭國之後,所有的倭國大將,以及高層,在軍事會議上,都開始了對此次朝鮮戰役的複盤與回顧。】
【小西行長認為朝鮮所有將領之中,也就隻有李舜臣,能對倭寇水軍造成影響的。】
【於是,在朝鮮王子臨海君與順和君,在抵達釜山之後,剛好撞見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兩人的爭吵,並獲知得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關係不和的信息。】
【之後,小西行長私下派間諜在漢城散播虛假“消息內幕”,稱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關係已是勢如水火,並放出了加藤清正在海上的行動路線。】
【在漢城被收複之後,朝鮮內部權力爭鬥,也越加的激烈了起來。】
【朝鮮朝廷長期存在不同黨派,如南人黨、西人黨等,各黨派為爭權奪利,相互傾軋。在麵臨外敵入侵的危機時刻,黨派之間也仍難以摒棄分歧,一致對外。】
【但是在倭寇大軍退回櫻花倭國之後,他們之間的權力爭鬥,自然而然的就變的更加的激烈了。】
【其中,柳成龍屬朝鮮南人黨的代表之一,由於柳成龍在與明軍合作的時候,常常分不清楚誰是大小王。】
【時常想要介入到大明王朝與倭國之間的議和等事中。】
【也由於,不管是李如鬆,還是宋應昌,在明倭兩國議和事宜上,都沒有知會朝鮮官員與柳成龍等人。】
【從而,引得柳成龍為首的朝鮮南人黨相當的不滿,認為大明軍隊上至統帥下到普通士兵,都是極為傲慢,極為不尊重他們朝鮮人的存在。】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笑道:“哈哈,這天道用詞真是相當的貼切,大小王,常常分不清楚誰是大小王,真是太形象了。”
......
【除此之外,柳成龍與遼東副將兵祖承訓,因軍事行動上產生過最為直接的分歧與矛盾。】
【有一次柳成龍,因拒絕向明朝旗幟磕頭,被祖承訓以不尊重明朝旗幟為由逮捕,後雖被釋放,但也成為了柳成龍在朝鮮此時政治體係中,最大被政治對手攻擊的致命弱點。】
【莫要說是柳成龍,敢對大明有任何的不敬了,就連朝鮮王李昖都不敢如此。】
【大明天兵,可是他們朝鮮王李昖,千求萬求,才求得來了援軍。】
【結果以柳成龍為首的‘朝鮮南人派’官員,卻時時想要參與到大明軍隊的行動決策中,引得李如鬆與宋應昌的不滿與反感。】
【所以,在漢城收複沒有多久之後,柳成龍便受到排擠,不久之後便被罷去了朝鮮官員。】
【因李舜臣曾得到柳成龍提拔,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
【小西行長在得知,朝鮮內部這麼快就出現了權力爭鬥,非常果斷的使出了針對李舜臣的反間計。】
【果然朝鮮朝廷之中,很多人都聽信了,若是順勢利用起了小西行長的反間計,因為朝鮮的兩位王子就是被加藤清正所俘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