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明王朝覆滅的真相越來越近,諸天萬界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大明王朝時代下的世界。
而在大明時代下的世界中當,又以大明末年,大明崇禎帝朱由檢,所處在的時代最大。
大明思宗界1629)
北京:
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原來,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朕是被大明的百姓給推翻的。”
“但是,朕不相信,大明王朝的覆滅,僅僅是百姓義軍的事件。”
“而,那些在大明朝廷中背信棄義,賣主求榮之人,貪贓枉法,腐敗不堪的自私小人,才是毀壞大明根基之人。”
最後,明思宗冷冷的言道:“朕,很好奇,關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都做了那些事情,又信錯了那些人。”
......
【萬曆四十一年1613),努爾哈赤在建州,在女真部族大殺四方,野心已經暴露的情況下,大明朝廷內爭不斷。】
【先是與關於幅王朱常洵生母鄭貴妃有關的‘詛咒一案’的出現,加劇了大明朝廷的內部爭鬥。】
【讓大明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大明皇位儲君的爭鬥之中,無暇顧及到在大明東北,努爾哈赤的發展。】
【加上明神宗朱翊均的態度,以及各種有利益貪腐等因素下。】
【大明朝廷,隻給繼續推行“分而治之,以夷製夷。”的政策。】
【萬曆四十二年1614),明神宗朱翊均生母李太後,病逝於慈寧宮。】
【鄭貴妃與福王朱常洵,理應都要到洛陽就藩,為此時大明朝廷儲君的爭鬥劃上句號的。】
【然而,在鄭貴妃與福王朱常洵臨行要到洛陽就藩之時,明神宗朱翊均在鄭貴妃的哭訴之下,卻又改主意了。】
【福王朱常洵獨自前支洛陽就藩,而鄭貴妃則留了下來。】
【鄭貴妃留了下來之後,那麼大明儲君之位的爭鬥,也並沒有就此而結束。】
【太子朱常洛最大的靠山,李太後病逝了。】
【而太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因來受明神宗朱翊均的寵愛,所以多年以來,王恭妃並沒有能維護自己的政治勢力。】
【因此,王恭妃根本就不是鄭貴妃的政治對手,而王恭妃也不敢做鄭貴妃的政治對手。】
【福王朱常洵,雖然已經到洛陽就藩了,但是鄭貴妃還想讓福王朱常洵當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然而,太子朱常洛長期以來都處於,因不受明神宗朱翊均的寵愛,同時,還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的情況下。】
【太子朱常洛為了生存,也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處處不得不小心謹慎,迎合他人,儘量避免犯錯而招致不滿。】
【也正是因為,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之中長大,太子朱常洛的性格,雖然沒有變得乖戾與極端,但是在待事待人上,都是較為溫和與善良,乃至軟弱。】
【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太子朱常洛他自幼接受嚴格的儒家教育,也使太子朱常洛的行為,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而這些都是明神宗朱翊均,越看越厭惡的東西,更是被明神宗朱翊均視為“軟弱無能”的表現。】
【在明神宗朱翊均看來,自己這一生都掙脫不了的枷鎖,太子朱常洛就更不可能了。】
【相比之下,福王朱常洵,雖說自小也是接受儒家教育。】
【但在明神宗朱翊均的影響與寵愛下,福王朱常洵,並沒有像太子朱常洛,那樣的被儒家思想的約束。】
【福王朱常洵,也不依靠儒家思想,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所以,明神宗朱翊均對福王朱常洵的寵愛,那是越看越喜歡。】
【但很可惜,福王朱常洵,在無儘的寵愛之下,缺乏對自己的才能磨礪與培養,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福王朱常洵也是大明王朝中的一名平庸藩王。】
【即便身處在大明動蕩不安的亂世之中,占據了眾多優勢條件的情況下,福王朱常洵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也是毫無作為。】
【由於,生母沒有政治勢力,並且又深處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太子朱常洛便成為了東林黨極力擁有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