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國庫收入一年才三四百萬兩白銀,它一個月就要燒掉三百萬兩白銀,這場戰還怎麼打?”
.......
明成祖朱棣冷冷的道:“戰役爆發前,一個月就燒掉三百萬兩白銀?拖上幾個月或一年半載的,不就直接把大明的財政給拖垮了嗎?”
“難怪天道在之前會盤點,後世大明軍隊中的腐敗,是各地方軍官與兵部官員,聯合串通在一起吃餉的信息了。”
“看來,這大明的貪汙與腐敗,遠超過了朕的預料~!”
......
明仁宗朱高熾喃道:“後世的官員武將,怎會變得如此的墮落腐敗?”
......
明英宗朱祁鎮怒道:“朕大明的國庫與白銀,就是這樣被那些貪官汙吏給吃掉的?”
隨後明英宗朱祁鎮目光一轉,看著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問道:“說,那些在後世的禍害大明王朝的貪官汙吏,是不是他們這群大臣的後代?”
“還有,你們當中,是不是有人,已經在朕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在偷偷的貪汙私吞大明的財產與白銀了?”
......
明世宗朱厚熜喃道:“看來朕現在手上的這點錢,到了後世,都入不了他們的法眼了。”
.......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驚訝道:“我滴親娘啊,一個月的軍費就高達三百萬兩白銀,這也太貪了吧?”
百姓乙:“太狠了,也太貪了,這些貪官全都該死。”
百姓丙:“對,大明真正的敵人,並不是外賊蠻夷,而是那些腐敗的貪官蛀蟲。”
百姓丁:“在天道盤點到後世大明的‘薩爾滸’的戰敗是因為那楊鎬造成的。”
“現在看來,誰在楊鎬的位置上,都會麵臨一樣的局麵,到最後可能還會是一樣的結局。”
百姓甲:“怪不得天道會說,即使後世的大明沒有薩爾滸的戰敗,也同樣會有另一場大敗。”
“原來那時的大明,已經腐爛到根裡了,換誰上都不好使。”
百姓乙:“確實如此,後世大明王朝麵臨著這麼多,無法快速解決的問題,隻要堅守不戰,把所有物資與糧食嚴控禁止起來,才是最明智的作法。”
“但,還是,可惜了~!”
......
【四十六年1618)五月,楊鎬擔任遼東經略時,努爾哈赤已經出兵侵犯鐵嶺,並占據了鐵嶺的十一座軍堡。】
【由於,此時遼東巡撫李維翰隱瞞了戰報,所以此時的楊鎬雖擔任了遼東經略,並不得知真正的軍報實情。】
【但楊鎬,人雖沒到達遼東地區,就已經開始著手整頓軍隊,並開始向宣府,大同,山西等地的邊軍朝廷征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