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運輸成本,比湧州至山海關還要高。】
【從山海關至遼陽的運輸路線,還不是最艱難的。】
【陸路最艱難的路線,便是從遼陽運輸至四路大軍的前線。】
【如遼陽至沈陽距離是120裡60公裡),遼陽至開原城是350裡170公裡),遼陽至清河也有著300裡150公裡)。】
【而從遼陽至涼馬佃堡的距離,則是最遠的,超過四百裡以上。】
【這還隻是在大明軍隊軍事管控的地區之內的運糧,若是戰役一但爆發,進入到後金政權軍事掌控的地區,那就困難重重了。】
【這也是努爾哈赤,為什麼要燒毀撫順城,與摧毀清河堡的主要戰略目的。】
【據《全遼誌》記載,從遼陽至薩爾滸前線的山路“險狹如腸,車不得方軌”,民夫背負30斤糧食在積雪中每日僅能行進20裡,死亡率超過三成。】
【至於遼東地區的渾河航道,在薩爾滸戰役之中,為何沒能使用上,原因有很多。】
【因為,渾河水量季節變化極大,夏季暴雨易引發洪水,河道淤塞嚴重;冬季則冰封期長,通航時間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且河道多淺灘,急流,尤其是遼陽至沈陽段,河床較淺,大型船隻難以通行,僅能容納小型船隻,運輸效率低下。】
【最為主要的是,撫順與清河地區的軍事權的丟失,以及努爾哈赤,早就在占據了撫順與清河地區的渡口與岸邊高點。】
【在這種情況之下,遼東地區的河道水路,自然就無法使用,因此就隻能依靠人力運輸,這也大大的增加了大明王朝運糧成本。】
【一石糧食,從通州,運輸到最前線,其成本早就超過了十銀白銀,若是險到危情,還可能還要搭上一條一條性命。】
【此外,運糧民夫與騾馬的吃食,也會在運輸的糧食之中產生消耗,這消耗是極大的。】
有說法觀點認為,古代長距離陸路運糧損耗率高達90,也就是說運10石糧食,到前線隻剩1石。)
也有也有說法稱,古代長距離陸路運糧損耗率在5成以上。)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和觀點,都指出了一點,就是古代長距離陸路運糧損耗率,很大。)
......
【而兩個政權之間的戰爭,就是雙方國力與財力,以及成本的比拚,誰的家底更厚,資源更足,能撐得更久,就會取得戰爭最終的勝利。】
【與,大明王朝,那高得驚人的戰爭成本,以及腐敗成風的官僚體係相比,努爾哈赤與後金政權,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顧慮。】
【從戰術與戰略的角度來看。】
【此時的,努爾哈赤與後金政權一直都是處在,一種以密探滲透,獲取大明軍事情報,占據著戰爭主動權的同時。】
【又是處在一種,以逸待勞戰術與戰略雙結合的情況之下,等待著大明王朝進兵,來攻打他努爾哈赤。】
【這一場戰役,不管是在遼東地區的哪一個地方打響,最終結果,都是大明王朝必敗的一戰。】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