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突然到來的西路軍令箭信使,劉綎一開始,是不相信的。】
【畢竟,當初在朝鮮戰爭上,劉綎就是忽悠過朝鮮軍與倭寇死拚的。】
【在大明王朝為將多年的李永芳,以及曾經三次向明神宗朱翊均申請出兵救援朝鮮,都被拒絕的努爾哈赤。】
【他們兩人對於劉綎的大名,還是有所了解的。】
【若是說,此次薩爾滸戰役中,大明四路大軍的主將,論名氣,論功績,論能力,劉綎無一不是四人當中,最強者。】
【然而,劉綎卻沒能成為,此次東征討伐努爾哈赤的主力,卻讓劉綎成為一支偏軍不說,還負責是路線最長,進軍路線最困難的一支。】
【後世有人認為,在薩爾滸的戰役中,若是由劉綎率領西路軍當主攻,或許西路軍就不會在薩爾滸與蘇子河穀中全軍覆滅了。】
【甚至薩爾滸戰役的結局走向,誰勝誰負,都未可知。】
【後世人,對於劉綎為何沒有成為西路軍的主將,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大明軍中的派彆爭鬥所造成的。】
【因為劉綎是江西南昌人,是大明南軍派係的武將。】
【而杜鬆,馬林,李如柏,三人皆是北將。】
【再加上,大明王朝的文官權利與職能,都高過大明武將,縱是劉綎被譽為“晚明第一猛將。”也有舞台,讓其以發揮出真正的才能與實力。】
在萬曆三大征之後,大明王朝已經步入晚明時代了。)
【所有人說,若是在薩爾滸戰役,要是劉綎,不僅僅是西路軍的主將,更是此次薩爾滸戰役的總元帥,或許曆史就會被改寫。】
【然而,杜鬆一個南軍派係的武將,又怎麼可能在此時,成為北方戰場上的統領全軍的主帥?】
【莫說,北軍將士不願意,就是大明朝廷之中的文官集團,也是不會同意的。】
【因為,在大明朝廷的文官集團眼裡,對於努爾哈赤的背叛與造反,基本就不算是什麼大事。】
【也不認為,努爾哈赤的背叛與造反,能對大明王朝的統治造成多大的影響。】
【在種種因素下,參加過朝鮮戰爭,並且是平安西北播州楊應龍造反的主力大將的劉綎。】
【在討伐努爾哈赤的薩爾滸戰役的中,被安排在了一個,遠遠不如杜鬆,馬林,李如柏重視的偏師助攻的任務。】
大宋高宗界1161)
金國首都中都大興府北京):
金主完顏亮冷言:“講那麼多有什麼用?簡單一點,不就是說,這劉綎有能力,有功績,卻得不到應有的重用嗎?”
“這不就是,中原漢人之間,最區有特色的事情嗎?”
......
【當劉綎,接過假冒西路軍信使呈上來的令箭,手用捏著令箭,指腹摩挲著箭杆上的雲紋,確定這是大明西路軍的製式紋絡與工藝。】
【杜鬆的令箭,共有三枝,而這一技,確實是杜鬆的令箭。】
【杜鬆的令箭在此,那麼西路軍的戰況,就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杜鬆大獲全勝,已經兵臨赫圖阿拉的城下。】
【而開戰之前經略楊鎬,製定的會師於赫圖阿拉的戰略目標,也是3月3日與3月4日左右。】
【加上,劉綎與東路軍自從與後金兵在牛毛寨交戰開始,就如同勢如破竹一樣,將後金守軍擊潰。】
【所過之處,狼如羊群一樣。】
【因此,劉綎對假信使的傳令,又信了幾分。】
【至於另一種可能,就是劉綎與西軍路,已經全軍覆滅,杜鬆的令箭被努爾哈赤奪了去。】
【這種可能性,是有,並且還不少,】
【因此,劉綎並不敢輕信。】
【接著,劉綎抬眼掃過信使,通過其身上的西路軍盔甲,以及在雪地裡狂奔時所留下痕跡,都證實著,眼前的信使,確實是連夜趕來的。】
【但,還是有大的疑點。】
【接著,劉綎便開始詢問,西路軍的戰況,以及北路軍與南路軍的情況。】
【還有信使是如何,從界藩地區,超過上百裡的路程,來到這裡尋到他們東路軍的。】
【麵對,劉綎的詢問,假信使在李永芳的吩咐下,早就有了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