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信使回道:“杜將軍,在2月28日出兵時,便率領西路大軍,加速行軍,3月1日在薩爾滸,打了後金守軍一個措手不及,順利拿了薩爾滸。”
【“後鑫軍潰兵,在倉促逃往界藩城。”】
【“杜將軍下令,強渡蘇子河,乘勝追擊,並且趁著界藩城吉林崖上的左城尚沒修建好之時,利用火器攻城。”】
【“後金軍堅守不住,損失慘重,趁著夜色從界藩城撤走,被杜將軍下令追擊數十裡,讓其逃回赫圖阿拉。”】
【至於北路軍的情況,假信使坦言自己並不知情。】
【因為,杜將軍也讓其它信使給北路軍與南路軍傳遞令箭了,自己是負責給東路軍傳令的信使。】
【當劉綎詢問,假信使是如何尋到他們時,假信使坦言,當杜鬆攻破界藩城城後,在鴉鶻關的後金主力大軍,已經撤回到赫圖阿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假信使在路過鴉鶻關時,上麵已經插滿南路軍的旗幟。】
【假信使表明,自己隻是前來傳令於東路軍的士卒。】
【假信使的回答,雖說讓劉綎發現不了任何破綻。】
【但是,信使畢竟是從西路軍進行傳令,其所經過之處,是經過鴉鶻關,甚至是赫圖阿拉的,這都是後金政權的腹地所在。】
【而假信使的回答,幾乎也是劉綎在誓師大會上,經略李鎬所推斷的戰爭走向,幾乎是一致的。】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話,那就隻能說明,努爾哈赤與後金軍,已經潰敗,在堅守赫圖阿拉,既然有可能會往東逃竄或是預留著其它的後路。】
【隻有這樣的情況下,杜鬆才會傳遞讓其它三路大軍,趕快完成對赫圖阿拉的合圍,防止努爾哈赤往東逃竄。】
【接著劉綎,又追問了,西路軍的紮營位置,將領姓名等問題,假信使因長期在杜鬆軍中服役,皆能答上。】
【劉綎的顧慮與懷疑再少幾分。】
【雖說,假信使的回答,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劉綎還是不敢輕信,依然派出探馬,前去打探情況。】
【據朝鮮的《柵中日錄》史料書籍記載:“劉綎遇假信使於深河,聞炮聲而輕進,不察其偽”。】
【當東路軍的探馬回報,在接近赫圖阿拉時,聽到了明軍攻城時所用到的大明火炮聲後,便立即回告情況。】
【在有了自己的探馬回報的信息後,劉綎確信了,杜鬆率領的西路軍,已經在擊破了後金的防線,兵臨赫圖阿拉的城下了。】
【由於,劉綎對假信使的盤問,以及派出探馬前去刺探情報,所花的時間,早已超過了半日的時間。】
【於是,劉綎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3月4日淩晨下令,全軍輕裝進軍,把在3月3日所耽誤的時間,給搶回來。】
【除此之外,劉綎在確信了假信使的傳令之後,也是想早一點完成在赫圖阿拉城下的圍城與會師的。】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解決大明東路軍與朝鮮援軍的糧草問題了。】
【否則的話,在沒有糧草之後,大明東路軍與朝鮮援軍就會不攻自潰了。】
【其實,從劉綎接著假信使送來的令箭之時,其內心之中,是更希望這一切是真的。】
【雖說,劉綎在對假信使,進行了仔細的詢問,以及派出探馬前去打探情況。】
【從表麵上看,是劉綎出於謹慎,但現實上,劉綎的內心是不希望這是假的。】
【若是讓劉綎大明的西路軍與北路軍已經戰敗,那麼已經孤軍深入300多裡的東路軍,又如何撤回到大明境內?】
【因此,劉綎心中雖然疑惑未解,但在此時的情況之下,也不得不相信杜鬆與西路軍,已經兵臨赫圖阿拉。】
【在劉綎下令,輕裝進軍之後,至於器械輜重,劉綎還是留下了少量人馬,進行護送前進的。】
【當劉綎下達命令時,朝鮮的都元帥薑弘立,頓時就想起,自己在會師前的晚上,自己所收到後金密探給送來密信中的內容。】
【於是朝鮮的薑弘立,便自告奮勇提出,可以由他率領的部隊,來負責護送大明的輜重器械與火器等。】
【由於劉綎對於朝鮮軍隊的作戰能力,有著較為清楚的認知,同時也對這支朝鮮援軍,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的情況下,便同意了薑弘立的請求。】
......
【萬曆四十七年1619)3月4日的卯時淩晨5至7時),當劉綎率領的東路軍主力進入阿布達裡岡今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時。】
【努爾哈赤,已經率領超過6萬的後金八旗大軍,在阿布達裡岡等候多時了。】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