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鎬作為遼東經略,本應承擔最為主要的責任,但其背後浙黨勢力支持與維護之下,暫時逃脫了死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仍然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罷去了楊鎬遼東經略之職,令其返回原籍。】
【畢竟大明的朝堂,並非隻有浙黨一派,在大明武將的問題上,那是他們利益與目標,都是相同的情況下,他們會合力同心。】
【當大明武將承擔了戰敗之後,那便是大明文官集團之內的,內部爭鬥了。】
【若是,已經投入浙江的楊鎬,不被處罰罷官的話,那東林黨與其它黨派是絕不罷休的。】
.......
【內閣首輔方從哲,在薩爾滸之戰後,大明朝廷在進行追責問罪之時,方從哲主動提出,願意辭官請罪。】
【然因,明神宗朱翊均不想被牽扯與擔任催戰之罪,並沒有同意方從哲的辭職請願。】
【因此,在大明朝廷中,曾經參與過催戰的官員,形成了一種捆綁,而再之後與明神宗朱翊均串聯與捆綁。】
【這也造就了,“薩爾滸慘敗”可以是很多種原因,而造成的慘敗。】
【但絕對,不能是因為催戰,而造成的慘敗的原因之一。】
大明神宗界。
民間:
有百姓震驚道:“天啊,這朝廷裡的水,真的是太深了,那文官老爺們的手段,真是太惡心,太讓人憤怒了。”
有百姓歎道:“怪不得,大明的武將們,鬥不過那些文官了,就這種勾心鬥角,利益捆綁,暗中勾連的手段,有幾個武將能玩的出來?”
有百姓亦說道:“所以,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其實我們大明王朝的結局與下場,基本是和那宋朝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大明在對外戰爭方麵,一直都是以強硬為主的,不像那宋朝那麼軟弱可欺。”
有人點頭認同道:“敖英的筆記《東穀贅言》中言語: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
“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
“而後世我們大明的最後一位天子,在國破家亡之時,踐行了君王死社稷之舉,就不是那宋朝可比的。”
“而在天道的後世之中,而在後世大清時代,還有反清複明之舉,這是宋朝能比的嗎?”
“況且,我們大明的威名,似乎還傳到了大清之後的後世。”
“我覺得吧,我們這一世的大明王朝,其實,還是有救的....”
人群中有人在這裡喊道;“清除大明貪官,還我大明乾坤~!”
......
大漢高祖界。
漢高祖劉邦淡淡道:“一群在刀口上舔血的武將,居然,被一群專研勾心鬥角的腐儒文官著鼻子走,這大明真是可悲~!”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咬牙道:“可惡啊,老子真想去到那個時代,將那段儒腐全給砍了。”
......
【雖說,在薩爾滸慘敗後,楊鎬逃過了一劫。】
【但是,讓楊鎬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三個月後,他真正的劫難,才開始降臨。】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努爾哈赤帶領數萬後金八旗兵突襲了開原城,守將馬林戰死,遼東防線正式崩潰。】
【此時的遼東局勢,突然就從一個各大黨派極力爭奪的“香餑餑”,變成了一個誰都不願接手的“燙手山芋”。】
【最後,在禦史楊鶴的上疏上,力薦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稱其“曉暢邊事,才識膽略足以肩此重任。”】
【楊鶴的舉薦,立即得到了朝中多數大臣的支持。】
【此時擔任吏部尚書的趙煥,認為熊廷弼“知兵善戰,可救遼東之急”。】
【而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身體每況愈下,其壽命,也僅僅剩下一年有餘。】
【又在連遭薩爾滸,開原之敗後,急於扭轉遼東頹勢,遂在同年六月下旨,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接替此前被罷官的楊鎬,主持遼東防務。】
【而這,便是熊廷弼在天道曆史進程中,三起三落的,第二起。】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