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惟明點了點頭:“其實九爺之前說,會給我們研究所最新繪製的地圖。隻是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動靜,我明天找機會問問。他們的地圖根據前年勘探所繪製,應該說是最新、最具有權威性的。所以之前我才沒急著那麼早告訴你,我本想在得到紙質地圖後看圖說話。”
“這樣嗎……那也不必說具體的布局了。就告訴我,都有什麼東西吧?”
“也好。”莫惟明伸出雙臂,空手在麵前比畫,“我離開前……也就是大概十年前吧?那時研究所還有兩棟建築沒有竣工。他們離得比較遠。一個在園區西側,一個在東側。在此基礎上,舊的功能區也進行了一些調整……”
所有實驗項目都有詳細的文字記錄。經年累月,紙質文件的數量會是一筆天文數字。舊的檔案層已經不再適用。為了統一管理,新大樓竣工後,所有原先分散管理、歸檔的文件,都會遷移到新的建築去。
按照圖紙所示,新檔案樓是扁平式的建築,僅有兩層,但一樓都用於辦公。而且,這種機密文件也不該放到人們最方便進出的地方。實際上,它是一座下沉建築——它擁有更大的地下麵積。根據檔案性質不同,便於查閱的資料統一安置在二樓,由工作人員調取。而機密程度較高的——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則放置於封鎖嚴密的地下一層。
檔案室不宜太高,是考慮到南國極端惡劣天氣。有時會有台風,高而瘦長的建築容易出事。而且還要考慮消防方麵。如果樓層太高的話,失火時想要搶救高層的文件,就難如登天了。也考慮過海嘯的情況,不過研究所的園區坐落於島的內部,不至於出事。但若真有洪澇發生,地下的防水措施也十分到位。
除了防風、防火、防洪之外,那些厚重的門牆,甚至有防空、防菌、防輻射的能力。據說還設置了小型儲物庫,在極端情況能作為臨時的避難所使用。雖然……算了,不說這個。
另一個設施,用於安置大量活體樣本。規劃階段,它被設計在實踐園附近。對生物的研究,被簡單地分為無害生物,與有害生物。很簡單,就是字麵意思。但這裡的有害無害並不是針對人類而言的,而是環境。
對環境無害,即使有些對人類而言異常凶猛的動物……隻要不是因為基因過於強大,會嚴重影響生態平衡的情況,也可以被視為無害。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對探索者而言未必安全。
有害區則比較麻煩。從定義上講,是會在短時間內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生物。即使對人類而言看上去一動不動的黴菌,也可能在頃刻間毀滅一個區域內的整個生態係統。而樣本室正是專門為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生物設計的活體標本室——或說博物館。
未必是“活著”的狀態,而是“沒有失去活性”。因為技術的發展,這座建築有許多靈活調整溫度、濕度、氣壓的設備。雖然將樣本集中收容是有風險的,可過於老舊的建築,不適合安裝先進的設備。
對了,研究所的宿舍區其實在另外的園區,距離工作地點很遠。隻有那些高級的研究者才能駐紮在工作場地。我小的時候還沒有太多權限,很長時間都滯留在生活區。這也是我年幼時和父親沒太多接觸的原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