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炎炎烈日高懸天空,熱浪滾滾襲來。
伯克胡裡率領著他那氣勢磅礴的大軍,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行軍,終於抵達了阿克蘇城外。
這支軍隊猶如洶湧澎湃的洪流,攜帶著無儘的威勢和野心。
在英國教官的精確指揮下,炮營迅速展開部署。一門門黑洞洞的火炮昂首挺立,宛如猙獰巨獸,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震耳欲聾的炮聲驟然響起,炮彈如雨點般砸向阿克蘇城。
刹那間,火光衝天,煙塵彌漫,整個城市仿佛陷入了一片末日景象之中。
與此同時,安集延騎兵紛紛翻身下馬,他們手持鋒利的武器,以猛虎下山之勢朝著阿克蘇城發起了衝鋒。
這些剽悍的戰士們毫不畏懼地衝向壕溝,用手中的工具奮力填充,試圖突破這道防線。
而麵對前方密集的鹿砦,他們則毫不猶豫地揮刀猛砍,將其一一破壞。
城內的守軍奮起抵抗,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
槍炮聲、喊殺聲響徹雲霄,鮮血染紅了大地。
整整六個小時過去了,戰鬥依舊激烈異常,但維軍的外圍陣地最終還是難以抵擋敵人強大的攻勢,逐漸被摧毀殆儘。
然而,阿克蘇城並沒有就此屈服。內城由名將阿布都爾親自坐鎮防守,這裡的城牆高聳入雲,堅不可摧。
阿布都爾精心布置的防禦工事讓安集延人的進攻屢屢受挫,儘管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強攻,卻始終無法攻破這座固若金湯的城池。
夜幕降臨,黑暗籠罩了大地。就在這時,馬明的主力部隊如同神兵天降一般趕到了戰場。
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兵力和裝備,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局勢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這場大戰瞬間演變成了二打一的局麵,形勢對於守城一方來說越發嚴峻起來。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了滿目瘡痍的戰場上。硝煙尚未散儘,安集延人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向內城發起了凶猛的進攻。
一時間,戰火重燃,喊殺聲再次響徹天際……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際,隻見馬明身先士卒地率領著他那支訓練有素且士氣高昂的部隊如猛虎下山般從側翼猛然衝殺而出。
這突如其來的襲擊讓原本信心滿滿的維軍瞬間亂了陣腳,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會遭遇這樣一支生力軍的衝擊,一時間驚慌失措,紛紛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四處逃竄。
而伯克胡裡眼見局勢大好,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乘勝追擊的絕佳機會。
他當機立斷,指揮著自己的軍隊連續發起一輪又一輪猛烈的進攻,不給敵人絲毫喘息之機。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在當天夜幕降臨的時候成功攻克了阿克蘇這座重要的城池。
與此同時,艾克木汗條勒見大勢已去,隻得帶領殘部倉皇出逃,一路向著俄國方向狂奔而去。
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他此時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勢力和利用價值,剛一進入俄國境內就被冷酷無情的沙皇下令關押了起來,從此過上了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
這邊廂,伯克胡裡對於此次戰役能夠大獲全勝可謂欣喜若狂。
他深知,如果不是馬明及其所率部隊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給予敵軍以致命一擊,這場勝利恐怕很難如此輕鬆地到手。
因此,為了表達對馬明的感激之情以及對其卓越戰功的肯定與嘉獎,伯克胡裡毫不猶豫地力排眾議,將馬明提拔為新一任的阿奇木,並委以重任,讓他全麵接管庫爾勒地區的防務工作。
自此以後,馬明所率領的軍隊便長期駐守在如今的焉耆、庫爾勒等戰略要地。
9月2日,正值秋高氣爽,天高雲淡,革命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決定對阿古柏的餘孽展開最後的清算。
左宗棠,這位年過六旬的老將,深知戰機稍縱即逝,於是他果斷下令,利用秋令的乾燥氣候,便於行軍和作戰的條件,立即檄飭各路軍隊克日進兵,展開全麵的軍事行動。
左宗棠的命令迅速傳達到各個部隊,他要求各軍務必緊密配合,節節掃蕩,不容敵人有絲毫喘息之機。
他深知,隻有徹底肅清阿古柏的殘餘勢力,才能確保新疆地區的長治久安,為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做出貢獻。
各路軍隊在接到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
自從阿古柏死後,其旗下的叛逆勢力陷入了混亂和潰散的狀態。
在這些殘餘的勢力中,伯克胡裡和馬明兩股勢力最為龐大,他們的作戰風格迥異,給革命軍的清剿工作帶來了不同的挑戰。
伯克胡裡擅長守城陣地戰,他的部隊在城市攻堅戰中表現出較強的防禦能力,依托堅固的城池和複雜的防禦工事,給革命軍帶來了不少麻煩。
而馬明則不同,他擅長流竄遊擊作戰,其部隊行動迅速,善於利用地形進行伏擊和騷擾,使得革命軍難以捕捉其蹤跡。
左宗棠對這兩股勢力的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馬明雖然凶猛有餘,但狡猾不足,其部隊雖然目前藏匿於開都河西岸,一旦革命軍進逼,馬明很可能會選擇避其鋒芒,采取逃竄的策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