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與向日葵沒有半毛錢關係,向日葵原產於美洲,明朝時傳入中國。
華夏本土的葵菜也叫冬葵、鹿葵、滑菜。
葉片上有小絨毛,將葉子采摘煮食或者做羹來食用。
菜梗中因為有黏液吃起來滑溜溜的,故而叫滑菜。
最早記載於《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烹)葵及菽。”?
冬葵從漢代開始大量種植,在唐代以前有百菜之主的稱號地位。
漢樂府詩裡有一句:“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
漢詩《十五從軍征》也有一句:“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都說明葵菜在古代是最常吃的蔬菜。
目前在西南地區還有食用,叫冬莧菜或者冬寒菜。
但其在蔬菜界的王者地位早已一落千丈。
與冬葵命運相反的是如今為人所熟悉的另一種葵菜,秋葵。
秋葵上世紀初引入華夏,剛開始隻在西南片區栽種,零八年以前名不見經傳。
但眾所周知,在華夏任何一樣食物或者藥品,隻要和養腎或養生沾上關係,那必定是趨之若鶩!
葵菜的近親除了秋葵,還有現在經常能見到的觀賞植物,如錦葵和蜀葵等。】
東漢末年,許都。
“秋葵?”
“難道是秋天種植或者秋天收割的葵菜?”
“本土葵菜不行嗎?”
曹操真的很需要,不論它是能養生還是養腎!
曹操喜食肉,不過以後得改改,儘量頓頓有葵菜。
無獨有偶,大秦時期。
始皇帝也是這樣想的,養腎就不需要了,養生就行。
“農家,整理研究一下如何種植葵菜,先在鹹陽附近推廣試行。”
農家欣然領命,這是農家看門手藝,彆說葵菜,不知名的野菜,自己都試種過。
種葵菜總比增加產量,達到後世標準要簡單的多吧。
【韭:即韭菜,真正的無冕之王。
中國人從古愛到今的蔬菜,不光是吃,韭菜在今天還有了更多的象征意義。
割韭菜成為了遠離小農經濟後的年輕人最具切身體會的農業活動。
隻不過數據時代“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中國人吃韭菜已經3000多年了,並且似乎隻有我們對韭菜情有獨鐘,在歐美被稱之為中國蔥,當做觀賞植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