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權#】
【黃中權,活了四十年,卻反複死了一百零一次。
一次,他走在田埂上突然頭暈,摔在旁邊的水坑裡,在水裡淹了四五個小時,村民見到,以為救不活了,就給辦了喪禮。
黃中權被放進棺材後,卻坐了起來。
自此之後,黃中權不管怎麼死都能活。
村民看到他伸腿瞪眼,沒有呼吸的事都習以為常了。
最嚴重的一次,黃中權爬樹掏鳥窩,突然感到頭暈,從樹上摔下來,頭砸在石頭上,腦漿都砸出來了。
趕來的村醫為他簡單縫合,但傷勢太嚴重,眾人都以為活不了咯,結果下葬的時候,他又活過來的,回到家睡個午覺,下午又下地乾活了。
後來之事傳的沸沸揚揚,專門請了專家來調查,發現黃中權同時患有癲癇病和肌強直。
癲癇:大腦異常,放電刺激大腦。
肌強直:心臟自己做心肺複蘇。
兩個病缺一不可。】
評論區:
〖村醫是救命恩人啊,如果沒有村醫摔出腦漿那次絕對寄了。〗
〖我怎麼記著是因為癲癇發作會頭疼頭暈昏睡過去,肌強直導致全身僵硬,呼吸微弱,所以看上去像死了,而活過來隻是癲癇過去後的正常反應?〗
〖都看營銷號了,還較真,圖一樂唄。〗
〖這樣講不也挺有意思的?而且說的也不是假話,確實接近死亡很多次。捂臉笑·jpg。〗
〖《一個bug是bug,兩個bug是ork》〗
〖《摔出腦漿》《回家休息了一會兒》《下午又出去乾活兒了》閻王爺有什麼把柄在你手上嗎?〗
〖後續是,醫生把大爺的癲癇治好了,真嘎了。〗
〖所以說能運行的bug就不要管,負負得正是有道理的。〗
〖村裡人:死啦,放家裡晾著吧,晾晾就能活了。〗
〖閻王爺:不是啊,這人怎麼在門口閃一閃的?〗
〖是不是在地府有職位,得兩邊跑。〗
〖可能是個生無常,地府有任務就靈魂出竅死一死去乾地府兼職,兼職乾完了就回魂。〗
〖黃中權:哈哈,自己嚇自己~〗
〖忽然學會了一個成語:萬死不辭。〗
〖穿越人公用賬號。〗
〖閻王:是誰在敲打我得窗?〗
〖是誰還在敲打我窗?〗
〖是誰又在敲打我窗?!〗
〖意思是他自備除顫儀和心臟起搏器???〗
〖大腦沒死嗎?
心臟呦,你也活著呢。〗
〖上次刷到一個人有四種先天性心臟病還能活著的,缺一種多一種都不行。〗
〖小時候老師說張海迪得了幾十種癌症,身殘誌堅,現在我那老師都死了,她還活的好好的。〗
〖棺材是複活點嗎?〗
〖難怪古人說要在家裡麵先放三天。〗
〖被盜號了,頻繁異地登錄,不同的上位人過來體驗遊戲!〗
〖癲癇,古稱胎病,又名巔疾,看網上說好像劉徹和李隆基好像患有。〗
〖不對吧,史書好像沒記載,李唐皇室好像是有三高,因為愛食甜食,又愛食羊肉,所以遺傳頭風。〗
〖你想想癲癇的症狀,若是在古代,像不像鬼上身,說不定劉徹真的有,才尋仙問道。〗
“你才有,你全家都有!”
皇帝罵人和百姓罵人,本質上沒多大區彆。
劉徹真想找個巫師,給這人紮個小人,來一場巫蠱之術!
“姨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霍去病勸解道:“讓太醫瞧瞧吧。”
胎病,乃是孕婦受到突然的驚恐刺激,使母體氣機逆亂,胎兒失去精氣的滋養,影響腦髓發育而形成的先天性癲癇病。
太醫都不用檢查,就知道這病和劉徹沒關係。
但太醫還是上手診脈,望聞問切一番,說道:“陛下沒有胎病。”
“隻是須節製一下!”
“豎子!你說什麼!”
“臣有藥方,有病治病,無病加強!”
“神醫,是朕孟浪了!”
太醫去為劉徹煎藥的路上,一路歎息。
陛下怎麼沒有癲癇呢,我還想研究一下這大腦放電是何意?
雷電擊人,人會死。
但大腦放電,人反而能活。
莫非,人如後世機器一般,靠電力驅動?
“二郎,高明,以後少食甜食。”李淵想了想,又補充道:“肉也少食,肉菜要均衡啊。”
“朕有頭風,二郎你也有,年輕還好,這病老了折磨人。”
李世民感動地說道:“阿耶,您也是。”
李淵大手一揮,笑道:“不必了,朕老了,還是太上皇,早死晚死沒區彆。”
“你們節省下來的肉,全送到朕這裡來。”
……
所謂愛子心切,其實不過是您想多吃肉?
李世民白感動了,不過似乎想起什麼,又向宮人問道:“孫神醫可找到了?”
“來了,隻是在路上,天幕剛好講火藥的製造方法,他直接去工部了。”
有本事的人,總是有點壞脾氣,何況孫神醫這可不是壞脾氣,是一心為國。
“讓太醫院的人去找孫神醫,一起研究一下這遺傳之事。”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的俗語,但這疾病也會遺傳的嗎?
是何原理?如何防治?
換言之,父子相像也是遺傳?
那智商能不能遺傳呢?
子女是父母結合之物,那是否同時遺傳父母?
是父親多一點還是母親多一點?
是遺傳兩人的優點多一點,還是缺點多一點,亦或者二者皆有?
是如何成規律的呢?
天幕隻需要放視頻,後人也隻需要隨心評論,而朕需要考慮的就很多了。
李世民思索良久,猛的一拍桌案:“朕知道雜交水稻怎麼來的了!”
群臣先是一驚,又是一驚,這個視頻和雜交水稻有什麼關係嗎?
“高明是朕的兒子,身上特征遺傳朕和皇後。”
“男女之事稱交合。”
“那這雜交,是否取兩種不同作物而成?”
“隻要搞清楚,作物是如何交合,是不是就能搞出雜交水稻?”
群臣不由想到《齊民要術》,其中有嫁接之法:梨之嫁接用根蒂小枝,樹形可喜,五年方結子,鳩腳老技,三年既結子而樹醜。
這留種之事倒是人人都知,育種之事也是人人皆會。
但種子為何能成為種子?
是如何受孕的呢?
慢慢試吧,好歹有個方向。
秦王與秦王想的一樣。
大秦,鹹陽。
“夏無且,癲癇放電一事研究一下。”
“若是有需要,可以找墨家幫忙。”
後世以電、油催動器物,如果人身體就有電,是不是可以用來發電?
即便不行,也可以順著這個方向研究一下疾病,和人體構造。
“農家,遺傳之事可想通了?”
先秦,沒有太多先人的經驗可借鑒,這是缺點,同時也是優點。
因為一張白紙好作畫,什麼都敢想!
“想通了。”
既然不知道作物是如何結合,那乾脆將兩種作物混種,萬一他們也學起人也搞野合呢?
這不就成了!
有的時候過程不重要,結果是對的就成。
先這樣做,若是天幕透露再改就完了唄。
庚午馬年,北地。
“這人亦是我派弟子啊。”
“你們好好練,不說起死回生,亦能延延益壽。”
“若是努力學習,有為師半分功力,透牆而視,一掌破壁,也是近在眼前。”
一座破落的禮堂內,身著馬褂的大師正在激勵學員。